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重返88:从迎娶小姨子开始 > 第741章 意外的邀约

第741章 意外的邀约

    第741章 意外的邀约 (第3/3页)

能不能从星加坡开始,一点一滴的把成熟的晶圆领域半导体工艺转移至国内……”

    “嗯,未来储备性的人才也完全可以放在这里培养。”

    “对了,还有C-Cube Microsystems(斯高柏),不知道萧军那小子跟孙艳生谈的怎么样了,对方有没有把公司出售的可能,如果有可行性,又能不能通过鹰酱家的商贸部的批准……”

    “不管怎么样,总得试一下啊!”

    “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走路的好,无论是哪一方面获取成功,这对于我,对于整个公司,乃至对于整个华国而言也都意义非凡……”

    陆阳这一晚上都没怎么睡。

    一直在书房整理这些资料,思考这些问题,考虑明天与李先龙的会面,自己该说些什么,有哪些方面需要争取与项目合作的可能性。

    免得到时两眼抓瞎。

    就这样,等到第二天,陆阳瞪着一双猩红的眼睛如约与李先龙会面。

    跟他预料的也差不多。

    李先龙开门见山,表达了星加坡政府对吸引高科技制造业,尤其是半导体晶圆制造的投资的强烈意愿。

    他高度赞赏陆阳在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的突破。

    世纪芯2.0微米流片成功。

    并详细介绍了星加坡正在打造的“晶圆制造园区”的规划、政策优惠如税收减免、土地、人才引进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稳定的营商环境。

    他明确表示,希望世纪集团能考虑将先进的晶圆制造环节落地星加坡园区,与国际巨头为邻。

    期间提及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飞利浦、格罗方德等。

    充分的展现了在星加坡办厂的优越性以及对于说服他陆阳来星加坡投资建厂的自信。

    “看来对方也是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对我也倒是诚意十足。”

    陆阳思索道。

    且除此以外,李先龙在席间隐约提出的建厂方案也让他内心震动。

    星加坡的开放环境和与西方的紧密联系,确实可能成为突破欧美对华高端芯片制造技术封锁的跳板。

    他在国内的芯片设计能力,受限于国内落后的制造工艺,无法转化为产品竞争力。

    但是若在新加坡建厂,理论上能直接引入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人才,让“世纪芯”实现制程飞跃。

    怎么说呢?

    这个提议对陆阳的科技蓝图诱惑力巨大,几乎是解决当前最大瓶颈的完美方案。

    除非他能有更好的方案。

    比如说直接整体打包收购北美孙艳生手里的C-Cube Microsystems(斯高柏)公司,将完全体的成熟芯片制造工艺与技术领域人才都一口吃下,逐渐慢慢转移至国内。

    但是很显然不现实,而且即使如此,国内现有的技术领域封锁还是隐约存在,高新精密仪器这一块,尤其是无法独立生产制造的光刻机,仍然还是会无法买进。

    问题就又会回到原点。

    但是,在星加坡投资建晶圆厂,同样也风险巨大。

    巨额投资:晶圆厂是极其烧钱的“吞金兽”,对世纪集团的现金流是巨大考验。

    起步少说也得五亿美金吧?

    少了五亿美金,这玩意根本就没法整,连超越国内目前2.0μm的工艺,1.0μm的晶圆工艺都搞不了。

    技术依赖:核心设备和部分材料可能仍受制于西方,星加坡也无法完全规避。

    万一出现这种情况,那完了,还是一样,最终导致有可能投资的数亿美金打水漂。。

    管理与控制:远离总部,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海外核心资产?

    这也绝对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自己手上有这种人才吗?

    到时候派谁来管理?

    不能一拍脑袋,就做这么重要的决定。

    陆阳思索再三,于是在会面中没有立即答应。

    而是提了一个要求。

    李先龙代表殷加坡,代表晶圆制造工贸园,必须提供更详细的方案和政策承诺。

    同时,他需要回到国内进行高层沟通,并指示魏舒组建团队进行深入调研和可行性分析,评估风险,筹措资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