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秭归疑云 (第2/3页)
 “原本是土城,几经修缮,成了如今模样。”
    一旁的沙里飞毫无兴趣,左右瞅了一番,低声道:“道爷,管他张飞还是刘备城,我只知道这里有点不对劲…”
    却见从岸上来了一个小商队,全部是操着巴蜀口音,骡马拉着几辆大车,上面堆满杂物。
    而在远处,几名衙役正牵着猎犬走来。
    “有问题,先离开!”
    李衍也早已发现不对劲,拉着众人就走。
    “站住!”
    他们刚退到路边,便听得一声大喊。
    并非是叫他们,而是其中一名差人忽然拔刀,拦住了那帮蜀人商队。
    “差爷,怎么了?”
    “检查!”
    “这…您通融一番。”
    商队领头者,是一名中年汉子。
    个头不高,身穿破旧粗布衣衫,白布缠头。
    “川西男女白缠头,此俗相传念武侯。”
    这是蜀中汉人服饰特点,相传是纪念诸葛武侯,一直流传到现在。
    虽是平民打扮,但无论从其体型还是步态,都能看出是个练家子。
    他一脸谄媚,操着巴蜀口音官话,连忙上前说好话,还偷偷从怀中取出几两银子,想要塞给差人。
    然而,几名官差却丝毫不给面子。
    啪!
    为首的官差挥手打掉他手中银子,怒骂道:“你们鬼鬼祟祟,一看就有问题,排查,都给我老实待着!”
    说着,打了个眼色。
    两名手下当即上前,一人端起手中长枪,另一人则牵着猎犬,在几辆大车旁边绕来绕去。
    “汪汪汪!”
    忽然,猎犬对着其中一辆木车狂吠不止。
    持枪的官差二话不说,直接上前一捅。
    木板大车下方应声碎裂。
    哗啦啦!掉出了许多白色块状物。
    是食盐!
    李衍看到后,丝毫不觉意外。
    他方才便察觉不对,暗中运用神通,已闻到后方车队内大量食盐的味道。
    这帮人都是私盐贩子。
    大宣朝盐政,前期是开中法,如今是纲法。
    所谓“纲法”,便是将持有盐引的商人编为纲册,没有入纲的商人,则不许经营盐业。
    而且,还必须到指定盐场,不得越界侵销,运输过程中,各种查验手段极其严苛。
    此法一出,立刻造就不少豪商。
    基本都与当地官员有牵连。
    当然,天下间从来就不缺钻空子的人,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盐纲这东西为官商把控,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私盐贩子,常是江湖中人。
    比如关中有些出名刀客,便是贩卖私盐谋生。
    “动手!”
    眼见难以善了,这帮蜀中私盐贩子纷纷从腰间拔出匕首,还有两人从木车中抽出长刀。
    然而,三名官差却毫不惊慌。
    他们牵着狗迅速后退。
    与此这时,周围也出现异动。
    旁边几个茶棚中,商客们纷纷拎出刀兵,冲了出来,瞧热闹人群中,也窜出不少人。
    这分明就是个陷阱!
    看到这些冲出来的人,李衍眉头微皱。
    吕三更是眼神微沉,满脸厌恶。
    他从这些人身上,闻到了熟悉的味道。
    这朝廷的差人,都和曾经的乔三虎手下一样,个个面目凶狠,不是什么正经人。
    那领头的差人更是挑着眉,流里流气冷笑道:“大宣律法,凡贩私盐者,杖一百,徒三年,若有军器者,加一等,拒捕者斩!”
    “斩你个买妈屁!”
    私盐贩子骂了一句,便直接动手。
    这些人的拳法,全部师出同门,架势工整,刚劲有力,短小精悍,喜好贴身近战。
    配合匕首,更添一份凶悍。
    沙里飞眼睛微眯,“是僧门拳,估计是同村相邻出来闯江湖。”
    李衍点了点头,“有些莽撞了…”
    僧门拳是唐朝时少林拳传至峨眉,由峨眉山僧人结合两地拳法特点研究而出,在蜀中民间广为流传。
    这些人有老有少,多半来自同村。
    敢打敢拼,也算江湖中人。
    可惜的是,这帮人功夫一般,连明劲巅峰都没一个,都是凭借凶狠气势厮杀。
    但围捕他们的差人,同样没什么高手。
    双方斗在一起,很快乱了章法,和普通帮派厮杀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