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海外远征周受资,慌得一笔马斯克 (第3/3页)
干什么,说实话他怕了。
怕的不是此岸,而是彼岸。
一种深切的不安在他心中盘旋:特斯拉会不会成为对等反制的靶子
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熟悉的压力,那是深陷产能地狱与巨额现金流消耗带来的焦灼。
TT已经深受年轻文化的欢迎,短时间就成为了全球短视频巨头,业务蒸蒸日上。
而特斯拉与之相比恰恰相,正处在悬崖边缘,公司的主力车型Model 3虽被市场公认为“划时代产品”,订单爆满,却始终无法突破生产瓶颈。
工厂经过疯狂改造,仍难以实现周产5000辆的目标,这严重制约了交付能力与现金流。
巨额资本开支与持续的运营亏损,加之他孤注一掷推动的沪市建厂计划,让特斯拉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甚至外面那些无良媒体,尤其是那个推特上面的人,屡次质疑特斯拉能否持续经营,关于其即将“破产”的言论甚嚣尘上。
如果产品不行,大不了破产了事。
最让马斯克感到无力的,不是产品不行,而是明明手握划时代的产品,却被孱弱的产能扼住咽喉,无力回天。
更何况,他倾注心血的SpaceX正凭借可回收火箭与星链计划高歌猛进,但其根基同样依赖于稳定的宏观环境,是不折不扣的吞金巨兽,更需要特斯拉去进行输血。
当下马斯克感觉自己就像在走钢丝,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他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所以他极其担心华夏会突然撕毁协议,中断合作。
恐惧最终驱使他于三月中旬亲自飞抵沪市。他一反常态,收敛起所有狂放不羁,变得低调而“懂事”,主动向有关部门表态,并承诺了许多力所能及的私人条件。
随后他发现,特斯拉在沪市受到的礼遇,与TikTok在海外遭遇的围剿形成了尖锐对比:
TT被视为“闯进来的异类”,是需要严加防范的风险;
而特斯拉则被当作“请进来的伙伴”,是推动当地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当他亲眼看到沪市超级工厂昼夜不停、全力赶工的场景时,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而马斯克不知道的是,特斯拉并非没有被摆上过某个名单。
它最终能侥幸被“豁免”,是因为在沪市,有些人正像保护亲儿子一样,保护着这个能带来高端产业链与就业的海外标杆。
时代的洪流中,个体的命运与地域的利益交织在一起,无声地影响着一家企业的未来航向,甚至,一个产业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