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定幽州 (第3/3页)
审荣和王都尉为审配喝骂,各自埋下头去,不敢同审配对视。
片许后,审荣硬着头皮,为自己辩解道:“叔父,袁氏不修德政,人心丧尽,我审氏何苦去为袁氏陪葬呢?当今君择臣,臣亦当择君,不可愚忠,所托非人。”
“秦王为人神武,仁德称世,堪为命世之主,才是我等理当效命的人,如袁氏,不过是冢中枯骨,恕侄儿实难效事。”
“竖子,竟敢菲薄君上,称美他人,你忘了我平日里教授给你的忠义吗?”审配听得此言,他勃然大怒,旋而审配叹息道:“我就不该因为我那早亡的弟弟,所故这般见重你,将北门的守御交到你的手上。”
“到底也是我的错,没有好好教导你,让你成为了一介叛臣,更连累我审氏遗臭百年。”
“叔父,侄儿非是叛臣,而是弃暗投明,弃无德归有德,谨遵了夫子的教诲。”言及于此,审荣再度为自己辩解,也是安抚他羞惭的情绪。
“叔父,如今袁氏不可效事,会当效命秦王,还请叔父也跟着侄儿一起弃暗投明,为秦王的霸业努力。”
“呸。”审配朝着审荣吐出一口痰,他怒发冲冠,显然是愤怒到了极点:“你这逆子,不顾廉耻归降秦军也就罢了,还敢劝说他人行下不忠的事情。”
“苍天,我审氏怎会有你这样的人。”审配神色哀戚,仰天长叹。
“审幽州。”吴懿发话了,他淡笑道:“你侄儿说的不错,袁氏无德,秦王有德,这弃无德而归有德,非是不忠不义的事情,而是天理如此,固当尊之。”
“我主久闻审幽州的名号,时常念着审幽州的名字,倘若审幽州愿意归降,必定会受到我主的重用,到时候名列公卿,垂名于书帛,这岂不是一件佳事。”
“叔父,吴将军说的是,以你的才干,如果归降秦王,公卿之位,州郡官禄,自当是手到擒来,日后做出功业来,史书上留下美名,如此不枉费了一身的才学。”审荣见着吴懿有劝降的意思,他连忙循着吴懿的话跟着劝说了一句。
“呵,归降秦王,留下美名。”审配语气阴阳不定,他发笑道:“倘若我归降秦王,史笔上,我就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为后世所唾弃,安有什么美名留下。”
“尔等欲做秦王的狗,换取身家富贵,我审配却是只做袁氏的臣,生是袁氏臣,死是袁氏鬼,如是而已。”
“卿辈勿复言,速砍我头便是。”
言讫,审配闭上眼睛,歪着脑袋,一副不愿意再沟通下去,只求速死的模样。
吴懿瞧着审配这幅姿态,他知道劝降审配一事却是不得成功,不过说来他也只是循例问上一问,他本心是没有劝降审配的想法,毕竟审配前面加害他派遣的使者,已然是吴懿心中不喜。
如今审配一意不愿归降,倒是遂了吴懿的意,只是诛杀审配的事情,还需刘璋下令,再加上不好当着审荣的面安排武士斩杀审配,所以吴懿挥了挥手,安排士卒将审配带下,不日用囚车送到河间国,交到刘璋的手上,让刘璋去处置。
随着幽州州治蓟县被秦军拿下,幽州刺史审配为秦军生擒,偌大一个幽州,袁氏的势力失去了主心骨,郡县长官莫不是纳土归降,宾服秦军,唯恐后至,惹来秦军的不快。
倒也不是说幽州没有袁氏的死忠,也是有那么两个县,始终不更换旗帜,坚持竖起袁氏的大旗。
不过这两个小县,城矮池浅,守御不力,在秦军霹雳车猛烈的攻伐下,不一日就为秦军拿下,幽州的地界上,不服顺秦军的势力,逐一被荡平。
当距离拿下蓟县十余日后,幽州除却在刘备手上的辽西和右北平两个郡,其余郡县,均是换上了秦军的旗帜,卸下了袁氏的令旗,归降到了秦军的麾下。
幽州至于今日,定矣,为秦王所有。
而在平定一切不服从的势力后,吴懿整理了一份战报,也是表功策,发往了河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