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兄弟相争 (第3/3页)
。”
“长公子。”逢纪迎着袁谭拧做一团的双眉,眉宇间积攒起的怒气,朗声言道:“故魏公薨没之时,臣就在近前,魏公指认少公子出任嗣君之位,是故魏公之位,归属于少公子,而非公子,此乃铁定的事实。”
“如今公子东奔平原,不往邺城奔丧,又分发檄文,散播谣言,一来不孝,二来不忠,行下此等不忠不孝之事,固为天地所不容也。”
“且公子募集四方之士,盖乌合之众也,邺中只需发精兵万余,就可攻灭公子。”
“公子性命之忧,就在近前,且声名糜烂,就在当下,还望公子能幡然醒悟,随臣下往邺城奔丧,若如此,性命无需忧也,且富贵荣华,只在眼前。”
“哈哈哈…”袁谭笑了,笑的很是开怀,只笑意深处,冰寒无比:“逢君当我是三岁小孩吗?跟你去邺城,岂不是任由你们这些乱臣贼子拿捏。”
“呵呵。”袁谭冷笑了两声,他挥手示意逢纪退去:“逢君且回去邺城,为我向袁尚传一句话,侯春暖花开,道路可通行之时,我就将兵发邺城,诛除乱臣,夷灭贼子,还邺城一个朗朗青天,然后再祭奠家父九泉之下不得瞑目的亡魂。”
“公子执迷不悟,他日大祸临头,恐将是悔之晚矣。”逢纪见袁谭不从,他心下叹息了一声,放下一句狠话就要离去。
而袁谭眸子中闪过一抹不快,他因逢纪的这句狠话所动怒,他招来武士,将逢纪按倒在地,牢牢的打上了二十大板,而后将逢纪一行人驱逐出了平原县。
这边逢纪没有完成使命,那边为袁谭所遣,前往邺城的青州别驾王脩,他此刻来到了魏公府,于偏房等待袁尚的召见,自晨时到午时,又从午时到了傍晚,入夜之后,他才得到了袁尚的召见。
“少公子。”王脩拱手向上首的袁尚致礼,而后依次向列席的田丰、沮授等人一一问候。
沮授轻咳了一声道:“王别驾,少公子得故魏公临终遗命,登临魏公之位,不当再称少公子,宜乎称为明公才是。”
“自古立长,未闻有立幼之事。”王脩面对沮授的提醒,他反问道:“如何长公子不得立,反倒立了少公子,此等乱纲常,起纠纷之事,是乎宜乎?”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沮授搬出了托词,他出言道:“如今河北生死存亡之秋,当立贤者,而非庸碌之辈,不然,是将河北拱手让人也。”
“哦。”王脩轻笑了一声道:“长公子讨定青州,克定一方,抚恤地方,士庶拥戴,可谓是才兼文武,英杰天生,如此贤者,审君莫非没有瞧出来。”
“而少公子久居邺城,无有经略地方之志,亦无临阵对敌之勇,论及优劣,长公子贤于少公子十倍,固当立长公子也,何期以少公子为嗣。”
“兵败上党,再败河内,又临阵损失大将,这就是别驾口中所说的才兼文武吗?”苏由作为武将,他没有那等修饰表面和睦的想法,于是他直白的道出了袁谭过往的败绩。
“胜败,兵家之常事也,是以长公子胜过,也败过,这没有什么好说的。”王脩反驳道:“如少公子,从未临阵,只怕远不如长公子也。”
“少公子。”王脩略过苏由,他向上首的袁尚言道:“国赖长君,且兄弟宜乎和睦,不然容易为外人所趁,还望少公子深明大义,不恋权栈,让位于长公子,由长公子主持河北事务,这是保全河北的上计。”
“别驾。”袁尚轻叹了一声:“本以为汝远来至此,是家兄有所明悟,将往邺城奔丧,不去背负不忠不义之名,却未想,家兄贪于权柄,不顾家父遗命,做出违逆之举。”
“今更遣别驾来此,道出此等胡言乱语,足可见家兄没有一丝一厘的悔过之心,尚甚为哀戚也。”
“别驾勿复言,且还禀家兄,若再不来邺奔丧,是自弃于天地,不忠不义至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