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诸法归真塑玄骨,佛渡西极引劫波(求打赏、求订阅!) (第2/3页)
一株树大根深、枝叶繁茂。
但即便是逆天的资质,陆城修炼至今日也难以凝聚大乘神通了。
若只是随意凝聚一门神通,陆城仍旧可以做到,但要凝聚一门完全契合自身的大乘境界本命神通,他此时已经无法做到。
闭关静室内,时光流淌失去意义。陆城元神化作亿万念头,在自身道法体系中不断推演、碰撞、不断重组。
尝试将三昧真火与金虹剑意相融,火借剑势肆虐寰宇,剑引火源焚破虚空;
尝试以顶上三花为基,五行天遁为引,构建万法流转不竭的通天法域;
甚至尝试引动血河旗蕴含的血之法则,以其掠夺万灵的特性反哺自身本源,寻求神通突破的破壁之力…每一次尝试都牵引天地灵气激荡,洞天内虚空生灭不定,以道人身躯为中心演化出无穷异象。
然而,那一步之遥,如同隔着一道无形却坚不可摧的晶壁。任你剑气横空搅碎万般云霭,火焰焚天几欲熔炼空间,最终都似撞上叹息之壁,神通光影溃散,道法气韵归于沉寂。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神识愈纯、法力愈深,对道法的理解更深一层,但那真正承载大乘的道果,却始终混沌未明,如烟中之月,雾里看花。
“果然如此…”恍惚之间不知过去多久,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在静室内回荡。
云床之上,陆城道人缓缓睁开双眸,眼神平静深邃,不见丝毫挫败,只有历经万劫后的了然与沉着。
“大道玄微,非静思可得。强行凝聚,反倒落了执着下乘,失却了本真与自然。
罢罢罢,玉虹、玉雪她们也该等得心焦了。”
闭关结束,并非放弃,而是陆城准备转换心境再去求索。生而有涯,而道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意念微动,笼罩洞天的重重禁制云雾般散开一丝缝隙。
早已守候在外的幽冥道人与玄清道君立刻恭谨传音:“掌教真人,西极大禅寺连山大师已在‘拂云别院’等候多日。”
这里的多日,是一个简称,实则,是连山大师已经在太清山住下许多年了。
自陆城破劫证道,证就大乘境界之后,他就没离开,一直住在太清山上。
对于这位高僧,陆城也不敢怠慢,之前不知也就罢了,此时知晓了,自然要先去与之会面。
拂云别院,位于主峰半腰一处云台之上,古松虬劲,奇花吐瑞,仙鹤翩跹。
此地非议事大殿,乃太清宗接待至交道友、论道清谈之所,尽显超然物外之意。
当陆城一身简素道袍,足踏流光降临别院时,连山大师早已伫立云台边缘,正在远眺翻滚的云海。
这位禅宗大师依旧是那副枯瘦老僧模样,僧衣陈旧,洗得泛白。他身躯瘦削,脸上深刻的皱纹宛如干涸大地的裂痕,透着一股饱经风霜的沧桑。
但今时今日,陆城的目光何等锐利?
一眼便看出其衰朽的皮囊下,仿佛封印着一团即将燃烧殆尽的煌煌大日。
佛光内蕴,隐隐透出一丝令虚空都为之凝滞的威压,那是近乎大乘圆满的深厚修为!
但这份炽盛的光芒,却又被另一种更深沉的气息缠绕,那是一种源自岁月、源自本源、近乎枯竭的腐朽气息!
仿佛这具身躯已承载不了他那强大的神魂,随时可能如沙塔般崩塌。
尤其当他察觉到陆城到来,转身行合十礼时,那种生机走向寂灭的征兆之感,在陆城心中更加强烈。
“阿弥陀佛。恭喜静虚真人证得大乘妙果,从此大道通途,仙福永享。”连山大师声音平和沙哑,带着发自内心的赞叹:
“当日在劫云之下观道友神威,老衲亦是心神摇曳,受益良多。此等天威,足以令天下群魔为之慑服,正教光辉长耀东天。”
“大师实在过誉了。”陆城还礼,神色淡然,引连山大师至云台中央白玉案几前对坐,自有身旁弟子奉上氤氲缭绕的灵茶仙茗。
“机缘巧合,侥幸过关,并不足以挂齿,只是贫道今日观大师气度,似心有挂碍?”
以连山大师的身份地位,不需要来捧太清宗的脚,这位老僧礼下至此,必然有大事相求。
考虑到西极大禅寺如今的状况,陆城的心中隐隐有所猜测。
连山大师浑浊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诧异与了然,旋即化为坦然苦笑:
“真人法眼当真如炬。老衲这身皮囊已然支撑不了太久。然值此多事之秋,寺门危急,万众弟子存亡悬于一线,老衲实在不敢轻易撒手尘寰,将偌大因果留给后人承担。”
陆城执杯轻啜清茗,动作行云流水,而后放下茶盏,目光落在连山大师脸上:
“大师所言危局,可是贵寺正祭炼的十阶佛器‘八部天龙浮屠塔’?”
说是伪佛器、伪仙器,可是在地仙界,这些威能远远超过九阶法宝的灵宝,便是佛器、仙器,只要没有真仙降世、仙器临凡这便是事实。
随着八部天龙浮屠塔的逐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