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 烘干机的用途可不小! (第1/3页)
第二天清早,卡车来到大院子接李龙。
已经把明明昊昊送到村里学前班的李龙坐上卡车,往西而去。
现在家里这些人各司其职,都有自己的活。杨大姐算最忙的,清早起来给大家做饭,做完后收拾完就去肉干加工院子带着人加工肉干。
顾晓霞上班,韩芳上学。
再过两个月明明昊昊要去上幼儿园,到时真就是大家各忙各的了。
这回过去任务比较重,时间比较紧,所以李龙没打算去二哥家里。杜厂长说了,因为要等他到了再调试机器,所以运行过后再装车,会比较占时间。
一路往西,和后世路两边遍地棉花不同,眼下大片的戈壁滩。虽然已经是五月下旬,但有些地方并没有长出来多少草,入眼的是零星的梭梭红柳,地面上石块间能长出一些不高的绿草,看着很荒凉。
这时候虽然已经开始开发了,但大自然仍然是主角,荒地比耕地要多的多,不像后世,能开发的都开发了,不能开发的地方,也会逐渐铺上光伏板。
而那些铺上光伏板的地方,因为蒸发量减少,板子下面的草长的反倒好了。
卡车跑得很快,司机姓刘,挺健谈的,跑过许多地方,一路跑一路聊,倒也不觉得无聊。
等车到了奎屯农机厂,李龙发现一段时间没过来,农机厂的地盘扩大了不少,车间多了几排,虽然办公楼没怎么变,但厂子里热闹了不少。
卡车到门口,李龙下车登记,他发现这里的门卫也陌生了,应该是多招了人在轮换。
登记好后,门卫显然是得了杜厂长的吩咐,给李龙说,让他到了后就去第二车间,说厂长在那里面。
门卫还给李龙指了指第二车间的位置。
李龙带着车往那边走的时候,看到另外一排工间门口,有车排着拉货,而装车的东西,竟然还是清雪机!
这大夏天的,搞什么清雪机?
想想也就明白了,应该是冬天没轮到的定单排到这个时候了。虽然去年的冬天清雪没用上,但现在买回去,至少这个冬天不会没用。
卡车到了第二车间门口,杜厂长已经走了出来。
还好,这回手上没那么多机油。李龙下车后,和杜厂长握了握手。杜厂长笑着说道:
“来来来,咱们这回也算是研制了新设备了。”
李龙能理解杜厂长的心情。现在厂子里卖的比较好的三款设备,收割机、中耕机和清雪机都是李龙设计的。
杜厂长带着一些技术人员就很有挫败感——一帮子专业人员搞不过一个野路子选手。
显得自己很无能啊!
这回烘干机是小众产品,但杜厂长他们很重视。李龙提出来搞这个,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他们重视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李龙只提出来一个思路,并没有具体的设计。
所以这些东西都需要他们自己来想,这反倒激发了杜厂长和厂子里技术人员的斗志。
果然,集思广益,这才没过多少天,就设计生产出来了。
当然李龙也不是全无贡献,他上一世虽然不知道烘干机的原理,但知道烤箱之类的东西,知道电热丝之类的。烘干机嘛,无非就是搞出来一个内部空间,把电热丝之类的搞分布均匀一些。
比如分层之类的。
当然主要的还是杜厂长他们搞的,所以搞出来,设计生产完成,在检验的时候发现有用,那杜厂长他们就开心了。
至少显得自己不是那么无能嘛。
“来来来,我们刚才还开机试运行了一下,烤出来的东西还是挺不错的。”杜厂长笑着说道。
“烤?我要的是烘干机,不是电烤箱啊。”李龙半开着玩笑。
“一样一样的,把温度调试好,这个是多用途的。”杜厂长也笑着解释。
进了车间,就看到一个大方箱子摆在中间,已经插了电,不过开关应该没开。
这个箱子挺大,李龙估计一下,高约一米六七的样子,长宽至少在两米以上,从打开的门看进去,里面果然是分成许多层的,每一层都是金属架子,不是实心的那种。
“理论上讲,一次性烘干五十公斤的肉,按照我们设计的要求,两个小时内基本上就能把肉烘干。
当然具体烘干的程度,要通过时间来调节。烘干的话,那温度不能太高。”杜厂长介绍着,“正好今天后勤那边送过来一些馒头,咱们现场烘干来试一试。”
李龙倒也没觉得奇怪。本身在这边村里就有把蒸好馒头掰开晒成馒头干的习惯。
一来习惯性要多蒸一些,二来蒸多了,这个时候还好些,过段时间天气比较热,馒头如果敞开放着自己就干硬掉了,如果放在蒸笼里,又容易发霉。
不要听网上说的北疆这边干的啥都不发霉,都只会越来越干。用塑料袋包起来的馕同样会长毛发霉,敞开倒是不发霉,但干硬的就只能掰成小块泡奶茶吃。
也会有人说那馒头让它自然干就行,还要掰开晒干嘛?
掰开,没有馒头外皮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