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是吧,魔鬼训练开始了? (第2/3页)
灵蛇,灵鳅,灵鳝,身体细长,转弯灵活,又擅长往淤泥里钻,在找这些东西方面别有专长。
沈乐只等了一天,就等来了七八条消息:
岸边某处,淤泥里埋着横七竖八一堆竹子,看情况挺符合要求……
某片湖底,曾经是村子,后来被放水淹掉的,淹了好几百年,里面有些竹木器具,淤泥里也泡了几百年了……
某妖的洞府底下……
某妖的藏品当中……
沈乐大喜过望,一个一个去看。
这些水妖报告的消息当中,绝大部分是没用的,那些竹木要么已经彻底泡烂了,要么就已经吸足了妖气,可以摩挲摩挲炼成法宝。
但是,居然被他找到了两堆!两大堆竹子!
一堆是竹制家具,竹床,竹椅,竹夫人之类,长期掩埋在淤泥下面,几百上千年没有扰动;
另外一堆是一根一根的毛竹,不知当初因为什么缘故,总之,也在深深的淤泥里埋了几百上千年。
沈乐用精神力一扫,当场就乐了:
“就是你们了!”
装箱,带走!
光是竹制家具就装了七八口大箱子,加起来能堆满一卡车。至于那些毛竹,如果不是已经饱水了,都够工地搭脚手架的。
也就是钟小妹的吸纳能力无限,笔筒一开,刷刷地往里暴风吸入,瞬间全都塞了进去。换成别人,怕不是要申请集装箱来装……
总之,这一大堆饱水竹制品,被沈乐带进校园,展示在老师们眼前的时候,几位教授全都傻了。
他们能拿来练手的饱水竹简,那都是论根算的啊!
一根竹简,要小心翼翼,截取掉一小片没字的部分,拿去做实验——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放到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放到红外光谱仪下观察……
一小段竹简,恨不得反复利用,用到接近挫骨扬灰的程度,把它的每一分剩余价值都榨出来为止。
哪像沈乐,出手就是几十个箱子,满满地堆了一间厅堂,一挥手:
“随便用!”
“不够还有!”
不不不,够了,够了,真的够了。这么多材料,给沈乐练完手,还能给学校里这个方向的硕士、博士生练手。
这还不算,如果他们脸皮厚一点,手心朝上,把这些饱水竹子扣下一半来,够学校培养几十年学生的!
负责饱水竹简研究的胡教授深深吸了口气,满眼放光,摸出手机噼里啪啦拍照,又拍了长长一段视频:
给荆州文物所发一份!
给长沙考古所发一份!
给之前他们发过消息求援、求练手材料,推三阻四,表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单位都发一份!
老子再也不用求你们了嘿嘿!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边照片和视频发出去,那边叮叮咚咚,消息就回了过来。
最激动的,是一位魔都博物馆的老先生:
“老胡,你们发财了呀!能不能支援一点?我这里收了个新学生,正好捉襟见肘……”
“嘿嘿,没有!”
咔哒,电话挂断。胡教授仰着脖子,红光满面:
“沈乐,你先别急着用竹器,先用竹子练手。泡水的竹子,竹器,和炙烤过的竹简,上手的感觉都不一样,咱们一步一步来。
嗯,先挑一根竹子,不要挑小的,做竹简也是用最大、最健壮、最饱满的竹子。挑刚竹,不要挑毛竹,竹简用刚竹的比例大……”
沈乐睁着茫然的眼睛看他。刚竹和毛竹?
就算把两丛活的竹子放在他面前,他也分辨不出哪个是刚竹,哪个是毛竹!
问竹子都没用,问竹妖都未必有用,竹妖也不见得知道它自己属于哪个种的!
胡教授:“……”
“没事,我指给你看,我指哪一根,你把哪一根弄出来就好了!”
这根泡水的竹子,论起质地,没有竹简那么松散,还是承受得住机械力的。
胡教授还在做规划,打算弄几个机械臂出来,用绳索或者抓斗把竹子弄出去,就看见前方的天幕陡然一黑。
再仰头看时,整个人打个哆嗦,喉咙里咯咯作响,眼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