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齐聚京师 (第2/3页)
不然,那些文臣武将怎么会一个都不反对?”
他意味深长的道:“那是因为他们都见过她的真本事。”
藩王们一想,还真是,王振把持朝政时,年年有不怕死的文官上书弹劾,武将们私下里也没少骂那阉狗。
潘筠一上位就是国师,又是道士出身,按说更会被反对才是。
新帝登基,地位不稳,此时不反对,何时再反?
可自她被封为国师,朝中竟然没有一封弹劾折子,军中将士谈及她,更是钦佩不已。
秦王目光扫过一众亲戚,别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的,潘筠于万军之中取回先帝尸首,使大明不受制于瓦剌,仅此一事她便受三军敬仰。
就不知道那些文臣为何一直隐忍不发。
秦王垂下眼眸,思索片刻后看向周王,笑道:“周王,你和国师交好,难得上京来,不当请宴国师吗?”
周王本来有这个打算的,但秦王一说,他就不打算请了,他推辞道:“我与国师只幼时见过一面,多年过去,哪还有什么交情?之前种种只对事不对人。”
秦王讥笑:“国师为父平冤时被关诏狱,周王那时上书也是对事不对人?”
周王严肃的点头:“总不能看着王振残害忠良。”
秦王噎住,藩王们对视一眼,皆默然不语。
果然,一连数日,周王都闭门不出,连世子都被他关在府里,直到八月初一,锦衣卫招募初试举行,世子这才带着一众护卫出府,跑去比试台看热闹。
一直待在郊外试验场的潘筠和妙真这才忙完手上的事回京。
工部尚书胡澄亲自送潘筠出场口,他身上都是硝烟的味道,脸上还有点脏,眼睛却晶亮如星,他兴奋的和潘筠道:“再给我两日,我一定能将它改成国师满意的样子。”
潘筠也很兴奋:“好,枪管我们都用冷锻打出来,漏夹也都造出来了,我相信,余下的难题你们一定都可以克服,我等着新火铳的出现,到时候,我请陛下为新火铳命名。”
胡澄眼睛大亮,对潘筠夸了又夸,就好像这新火铳是她造出来的一样。
胡澄殷勤的把潘筠送上车,转身还要亲自扶妙真上车,妙真嘴角抖了抖,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