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开始调查 (第2/3页)
个思路不对,但又说不上哪里不对,过了半天才想明白:“陛下,旧人不堪用,就启用新人,您是皇帝,对他们又有知遇之恩,怎么会不忠心?”
皇帝沉思。
皇后道:“今年恩科在即,不如军中也比武纳才,您不是说,亲征一战武将损失巨大,朝中勋贵武将把持军务,让军政改革难以实行,何不举行大比武,提拔新人?也可趁机选用勋贵子弟为锦衣卫,填补空缺。”
大明冗员严重,同时,很多岗位又缺少人才。
比如,去年一战,北镇抚司的锦衣卫就损失过半,到现在都没填补起来。
这一下为调查军务把人派出去,京中留下的全是南镇抚司的人。
偏南镇抚司里大多是吃白饭的二世祖或是被排挤过去的,除了招摇过市,没太多的本事。
皇后耿直,早看不惯他们了。
但因为他们背后牵扯甚多,皇帝也不好裁员,若是调用,现在手上也没其他人可用。
皇后的建议就让皇帝很心动。
“朕和于阁老商议过后再定。”
于谦对军中大比武选纳人才没意见,但对皇帝招纳勋贵子弟为锦衣卫有意见,这岂不是在扩招吗?
锦衣卫行事狠辣,时常触犯律法,很不好管理。
于谦就找借口拒绝了。
其他内阁大臣自然也不愿意北镇抚司继续做大。
先帝在时,南北镇抚司在王振的扶持下监视百官,说是监视,其实就是为一己私利胡乱构陷,去年亲征之战,王振死了,北镇抚司的人也死去大半,怎么可能让它重新壮大?
文官们全都拒绝。
武将们刚被压制,秉持着文官们拒绝的,他们就要支持的理念,大半武将都在朝中声援皇帝。
而且,皇帝说了,锦衣卫招新会优先武将和勋贵子弟。
他们更加支持了。
吵了几次,因为皇帝很坚持,为此不惜从私库出钱选拔,竟是不要国库出钱,文官们也就拒绝不了了。
于是,朝中迅速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