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家祭多亲疏 (第2/3页)
贾琏拍了拍腰间,笑道:“前几日我刚收到府上寄银,手头正好宽松,待会去买些新鲜酒菜。
夜里到了宿头,咱们兄弟好好喝一顿,也是别有意趣,就当是自己过年了。”
郭志贵哈哈笑道:“还是二爷会过日子,志贵都听你的。”
……
陈记布店之中,孙老板和陈掌柜酒热酣畅,一壶美酒点滴不剩,两斤牛肉所剩无几,各自十分尽兴。
孙老板有些醉醺醺返回炭铺,刚刚拆开门板,街对面过来个年轻人,相貌几分斯文,显得风尘仆仆。
说道:“掌柜的,最后一批成炭已送到,主顾非常满意,这回真的打烊了。”
孙老板目光一亮,笑道:“那敢情好,快进来说话。”
两人进入炭铺,合上店铺门板,孙老板问道:“北面之事如何?”
年轻人说道:“消息已经送到大营,大汗非常满意,大营四日前已后撤十里,昨日又西行五里。
和宣大一线保持平移,并没有拉近距离,所以没有引起边军警觉。
除夕大年临近,又赶上两邦和谈落地,宣大一线游骑斥候,巡弋频次有所减低。
鹞子口本就是偏僻关隘缺口,地势崎岖,人迹罕至,是个三不管之地。
宣府镇、蓟州镇林囤营的斥候小队,日常都会巡弋到此。
但此地清冷荒芜,年节之际,人心浮动,百密总有一疏。
孙家多年布下的暗档,早就摸清其中规律,自然能隐秘成事。”
年轻人拿出一封秘札,上面覆盖红油封漆,盖着印戳纹记。
说道:“大营发来的密函,让大力亲自查封,然后传令各处,按照行程,使团也该回程到达。”
孙掌柜拆开信函飞快浏览,神情冷厉严肃,将信函又交给年轻人。
冷冷说道:“你到各处传递密函,让他们依计行事。
今日是除夕夜,这些当兵的耐不住寂寞,到时总会热闹的……”
……
东堽镇,北侧谷地,九边军粮囤仓。
贾琏和郭志贵站在粮库辕门处,正和粮库官员核对身份腰牌、取粮文书、边镇关防印鉴。
等到一应手续办妥,辽东粮队数十辆大车,列队进入囤粮大营。
此时,营内正走出一名官员,贾琏眼睛一亮,问道:“可是齐国公府的陈二哥?”
那官员正是五军都督府押粮官,齐国公陈翼次孙陈瑞昌。
他因年关运粮至东堽镇,错过回京过年时辰,因镇上一美貌私娼,是他往日相好,正打得火热。
他一时难舍异地温柔乡,又用衙门已入旬假,干脆多留几日东堽镇,等风流耍弄足够,再回神京不迟。
当年他和贾琏同为勋贵子弟,私下多有往来交际,大抵也是酒肉朋友之类。
贾琏自流配辽东,虽没吃苦受虐,但久历风霜酷寒,容颜气度改变,陈瑞昌已有些认不出来。
但经过贾琏提醒,他仔细端详片刻,这才认出贾琏。
说道:“这不是荣国府的琏兄弟,你怎么会在此处?”
贾琏说道:“说来惭愧,小弟被流配辽东,如今被派庸兰关司库掌记,随军来此领取军粮。
没想到能遇到陈二哥,当真是他乡遇故知,实在难得。”
贾琏之事轰传神京,世家大族无人不知,陈瑞昌知道眼前之人,再不是荣国府世子,而是个没前途的贼配军。
他和贾琏不过酒肉之交,哪里有什么真实情谊,心中对他自然鄙夷。
只是想到贾琏的兄弟贾琮,不仅是名动天下的人物,还是圣上最器重的臣子,光芒耀眼,前途无量。
如今贾琏虽成了废物,但看他兄弟的份上,多少给他留些脸面,以后见了他兄弟,也好有话头熟络拉扯。
再说他一个贼配军,居然能当上司库掌记,必定得了他兄弟的势。
贾琮人在神京,威名远扬,不同凡俗,千里之外,依旧有人脉根底,当真不可小觑。
笑道:“琏兄弟,许久未见,差点认不出来,今日异地相遇,便是有缘。
俗话说相请不如偶遇,今夜城中酒楼,囤粮大营一众武官,皆会聚席饮宴,除岁迎新。
琏兄弟不如一起过来,咱们也好共饮几杯,以尽往日之情。”
贾琏听了这话,微微一愣,笑道:“多谢陈二哥相邀,只是兄弟戴罪之身,跟从军务,不敢耽搁。
粮队今晚就要返程,我也要跟随回返,只能辜负陈二哥盛情。”
陈瑞昌听了贾琏之言,正中下怀,要是贾琏答应赴宴,倒是真是头疼之事。
军中看到自己和贼配军厮混,这可是大丢勋贵脸面之事。
陈瑞昌又应酬几句,便麻利的和贾琏告辞,转身快步离开。
郭志贵说道:“二爷,既然是世家旧交,为何不答应赴宴,几杯水酒的时间,误不了我们今日返程。”
贾琏叹道:“世贵兄弟生性淳朴,不清楚世家子弟嘴脸,他们一贯物以类聚,世情炎凉,骨子里都是势利。
如今我是有罪之身,前途尽毁,他心里早瞧不上我,要不是看着三弟的脸面,可不会这么客套。
我要真是都当了真,跟他去赴武官宴席,不过是白讨嫌的蠢事,哪有你我兄弟喝酒吃肉实在。”
郭志贵笑道:“还是二爷看的通透,这些人既不是真心,不去理会就罢,我陪二爷吃酒便是。”
……
贾琏笑道:“世贵,还记得在府上过年的情形吗?”
郭志贵笑道:“自然记得,过年可真热闹,里外挂满灯笼,彻夜不熄,日夜车马不断,往来都是高门大户。
宁荣街上的街坊四邻,常站在路边看热闹,个个羡慕这等豪门气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