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自家大腿 (第1/3页)
    “三元农业股东增资?这是好事。”
    “增资561.6万?这是天大的好事!”
    平东县电视台并不知道三元农业建厂手续被卡。
    只知道县大院那边,要求把三元农业宣传的路人皆知,借此吸引外界企业来本县投资。
    其负责人拿到余老六提供的一手新闻素材,找银行核实之后,想也没想,把素材丢给制作组,让那边插播进正在播放的水浒传中。
    很快。
    “恭喜本县本土企业-三元农业,跨入千万级企业行列!”
    抖动的祝福语,粗糙滥制的烟花特效,伴随水浒传急促的唢呐锣鼓,倒也喜庆感十足。
    不过,县电视台没敢插播PPT。
    一是页数太多,二是无法核实。
    只能提交给县大院审批。
    ……
    次日。
    县副主管拿到PPT,越看越激动,越看越兴奋。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
    等回过神,翻翻三元农业报备的建厂计划书,里面还真有采购钢轨的名录,单项投资200万。
    说明机械化塑料大棚不是梦。
    于是当场联系远在奉天府的县主管。
    县主管和老韩在一起,通过老韩,已经知晓余阳搞了561.6万贷款,并全部梭哈,采购钢轨。
    其原本还有些不明白,听完副主管描述的PPT,恍然大悟,兴奋的一蹦三尺高。
    “好啊!机械化塑料大棚,原本我还以为大规模采用拖拉机,现在听了你的描述,这完全就是从隧道窑移植过来的作业方式啊,放在常规种植领域有些不符合实际,但放在塑料大棚内,可行!很可行!大大的可行!”
    激动的声音都变调了。
    副主管对此非常理解,同样激动的声音变调,“领导,我们要不要上报省里?”
    “越界了哦,哪能跨级,先给市里过过目。”
    “好!”
    “再就是,让办公室帮我订张机票,我现在就飞回去,把环境、规划、土地的负责人撤了。”
    “没问题。”
    这是一个注重发展的时代,只要存在发展的契机,任何人都要让路。
    三个机构的负责人,敢阻挡平东县向前,轻则平调清水衙门,重则纪律喝茶。
    ……
    当天下午。
    泰市大院,办公室。
    一位身穿立领皮夹克,梳着上卷三七分,装扮略显前卫,面孔精神抖擞的中年男子,正在倾听秘书汇报。
    “三元农业主营豆苗,豆苗种植方式与豆芽略有不同,它需要平铺在容器内,并且需要见光,导致冬季种植豆苗的难度加大。”
    “如果温度达不到要求,生长速度也会减缓,即便寿光那边,也只是以黄瓜、西红柿为主,极少有人种植豆苗。”
    “三元农业以改造火炕起家,后续又建造大型火炕,并在上面架设塑料大棚,提高了种植面积,同时对外批发。”
    “在众多技术员的帮助下,余阳仅用10天,就赚到了20多万,并推出预定机制,从当地大支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