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种子与蔬菜 (第2/3页)
里营人,都是大事,所以我都是亲自去省城挑选大豆种,再亲自运回来。”
    “用心了!”
    余阳知晓对方所言非虚,从文件包取出一盒华夏烟,放在柜台上。
    顺便打量摆放在货架上的农药,以及挂在墙上的各类种子。
    “咱都自己人,我就不见外了,跟你明说。”
    “您讲。”
    “那个破砖窑,又被银行丢回来了。”
    “我看新闻了,他们还真是想咋样就咋样,吓得我连夜把钱取了回来……”
    “你可真是杞人忧天,算了,聊正事,我打算把砖窑改造改造,种点什么。”
    “您在咱乡里,还真问对人了。”
    “废话,有啥建议尽管讲,咱们都不是外人,我还能亏待你?”
    “砖窑里面见不到光,如果今后不再烧,或许会变得越来越潮湿,咱经营蔬菜,若想收益最大化,我建议发蘑菇,最好是可以一茬一茬收割的蘑菇。”
    “有相关技术?”
    “韩垓有几座养鸡场,你把鸡粪买下来;咱们乡有两座木料厂,你把锯沫、木屑什么的,买下来;
    然后我带上农药化肥,帮你进行实验,等摸准配比,咱封装成筒,再在砖窑搞一批货架,分层摆放。
    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产量应该不会低。
    或者,您从外面再请一批相关技术员,就像那些种豆苗的,人家比我厉害。”
    “术业有专攻,能招一批豆苗技术员已经很不易,我去哪再找种蘑菇的。”
    余阳找个椅子坐下,“还有啥建议?”
    “种韭黄……种下韭菜,让苗见光,叫韭菜;不见光,叫韭黄;见光后开花,花茎叫韭苔;如果单纯种韭黄,只要控制好,咱至少可以收5~6茬。”
    店老板说完,继续道:“蒜黄也是一个道理。”
    余阳点点头,“我刚刚在集市上逛了逛,有卖韭黄、蒜黄的,全都五六毛一斤,倒也赚钱,但还是比不上豆苗。”
    “那是肯定了,韭黄、蒜黄不用见光。
    如果想做这方面买卖,下点劲,挖个地窖,或者找个山洞、地洞,甚至以前打仗留下的防空洞,撒上种子,或栽上苗,只要不出现啥病害,基本都能收获一批。
    当然,知道这些,又敢干的人,据我所知很少,至少咱们平东县,没人干,包括京城那边,也就三四家。”
    余阳肯定知道韭黄、蒜黄,并且没少吃,“还有啥建议?”
    “我的专业水平有限,否则不会待在乡里,早就出去经商了。”
    “好好想想。”
    “生姜?”
    “倒也赚钱,继续。”
    “咱砖窑有窑洞,并非全都见不到阳光,不如种点芫荽(yansu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