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余家村的资本萌芽 (第2/3页)
    自家豆苗需要阳光,这一下雪,怕不是要断了财路。
    余阳套上军用棉大衣,急匆匆赶到自家院子。
    然后便看到八十多个壮汉,挤在塑料大棚里忙活。
    “差点忘了,昨天有64家村民改造了火炕,等于占领了64处房屋,自家新增64个农夫。”
    “这么说,一个农夫持有1分地,咱的改良型农田,可以扩建6.4亩。”
    “如果加上之前的2.5亩,总产量几乎翻3倍……”
    余阳一边思索,一边走进塑料大棚瞧瞧豆苗。
    奇怪的是,依旧在生长。
    “不是说,必须阳光充裕,才能成熟吗,现在没阳光,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大哥闻言,有点像看傻子,“如果没阳光,岂不是乌七八黑,比晚上都暗?”
    “是啊!”
    余阳恍然。
    虽然下雪看不到太阳,但白天依旧有光,并且也是阳光。
    旋即余阳又发现,豆苗生长速度加快了不少。
    这次他没问大哥,而是暗中观察……
    左边区域2个农夫,周围大豆成熟时间减半,以前需要30天,现在需要15天,估计豆苗收割时间,也会从5个小时,变成2.5个小时。
    右边区域5个农夫,周围大豆成熟时间大幅度减少,现在只需要6天。
    南边区域有10个农夫,但周围豆苗成苗时间依旧是6天。
    余阳明白了。
    农夫的作用,是加快农作物生长。
    如果单块农田内,增加农夫数量,这个效果会叠加,但存在一定上限,无法秒产。
    余阳琢磨片刻,想到了流水线。
    如果把改良型农田,切割成十数个小方块。
    单块面积内,让农夫数量达到上限,将豆苗生长速度提升到极致。
    也就是1小时收货一轮。
    A区成熟,农夫转移B区。
    咱派人到A区收割,同时B区成熟,农夫转移C区。
    咱继续派人到B区收割,同时C区成熟,农夫转移D区,再派人给A区铺设沤好的大粪增肥……
    以前都是全部种植,等成苗后,壮汉休息,俩堂弟收割,忙完之后农夫继续种植。
    现在改成流水线……
    89个壮汉,2.5亩农田,从早上5点,到晚上6点,总产量至少能翻3倍,甚至能达到5倍。
    就是不知道哥哥们愿不愿意。
    这567,远比什么996都要狠啊。
    再就是,产量暴增,必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