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有个梦想 (第2/3页)
    “余老弟,还记得我吗?”
    “肯定啊!”余阳打开对方赠送的软盒华夏烟,一人分一根,“咋回来这么快?”
    “卖光了,想着赶紧回来排队,再装几筐……还有吧?”
    “多着呢。”
    余阳没拐弯抹角,带着对方直接走进塑料大棚,“能装多少装多少!”
    “诶,谢啦余老弟。”
    “小事。”
    换做另一个时空,余阳肯定会玩一下话术。
    比如家里的豆苗全都预定出去,没了,但谁让你送我一包软包华夏呢,所以,匀给你几筐。
    借此捞点人情,拉近双方关系。
    这也是创业之初,许多人必须要学的细节。
    但重活一世,余阳决定活的豁达一些。
    以诚待人!
    不多时。
    菜贩子装完车,数出20筐的货款。
    “余老弟,其实咱这编织筐装豆苗,最好在外面再套一层塑料袋,用于保鲜,否则风吹日晒,豆苗半天就蔫了,幸亏咱不称重,不然会亏本啊,但这样下去,卖相也不怎么好。”
    “晓得,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保鲜膜。”
    “嗐,要啥保鲜膜,知不知道化肥袋子里面的塑料袋,咱可以用那种。”
    “会不会有毒?”
    “都用那种,也没见毒死人。”
    “不一样,咱有梦想。”
    “嗯?”
    “谁都知道,豆苗也就冬天卖得火,到了夏天,谁还会买?但我这已经搞起来,总不能浪费吧?”
    余阳呡口烟,继续道:“所以,我打算把咱的豆苗做成品牌。
    啥叫品牌?
    有包装,有保障,有保质期,有独特标志,有企业名字,有产品质检。
    等到那时,咱的豆苗就可以进军城里,甚至摆在沃尔玛、麦德龙、大润发。
    你要知道,城里人可不会种豆苗,也没工夫种豆苗。
    但他们一年四季,都需要绿油油的豆苗。
    而走到这一步,咱们才算刚刚开始。
    因为咱还可以种植其它反季蔬菜,比如大过年的来个猪头肉拌黄瓜,来个糖拌西红柿,来个炝炒西葫芦,来个虾仁炒西蓝花……
    在未来,什么烧烤摊、小饭馆、五星级酒店,全都是咱的地盘。
    有了这些铺垫,咱还可以让咱的反季蔬菜,走进灯火万家。
    这就叫梦想!”
    “说得好!”
    菜贩子还在发愣,院外传来一声大吼。
    只见乡长领着四五个干部,快步走进院子。
    “三元,你比你爹厉害啊!”
    “哎哟,领导,啥时候来的?”余阳赶紧掏出软盒华夏,一人分一根。
    乡长瞅到烟卷的标志,“好烟!”
    然后没舍得抽,夹在了耳朵上。
    旋即看了看院子里的塑料大棚,又透过低矮的院墙,远眺北边荒地忙碌的场景,“啥时候搞起来的,怎么也没跟叔说一声?”
    “当初我爹被你们忽悠,才会盘下那座熄火多年的砖窑,我现在好不容易搞点事业,哪还敢再通知乡里。”
    “你误会了,其实我们也被你爹给骗了。”
    “嗯?”
    乡长一脸苦笑,“当时余建军抱着钱找到我们,说想要创业,然后在饭局上喝多了,说大话,说什么熄火多年的砖窑,丢给我,我也能搞定。”
    招商办主任唏嘘不已,“当时我们都喝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