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合计(求月票) (第3/3页)
的是一本《水浒传》,一脸郁闷:
    “老弟,你怎么看上这书了?这书越看越堵得慌,所谓好汉多半是草菅人命的凶徒,偏要裹上替天行道的皮,倒不如说是替己行道来的靠谱。”
    见童站长满腹牢骚,张义笑了笑:
    “打发时间罢了,你怎么来了,外面出什么事了?闹出那么大动静。”
    “几个兵痞闹事。”童站长一言蔽之,接着直奔主题:
    “老弟,戴老板到底怎么想的?对我不假辞色,搞得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
    “你这就难为我了,我又不是老板肚子里的蛔虫,哪知道他老人家在想什么?”
    “那他就没有流露出对我的不满?”
    “没有吧?是不是杞人忧天了?无心之失罢了,戴老板还能责罚你不成?再说了,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嘛。”张义望着他,假装回忆了一番,“不过.”
    童站长见他欲言又止,急了,没好气地说:
    “老弟,有话不妨直说。”
    “现在确实有一件事让老板头疼不已。你也知道局座准备和三战区顾长官扳扳手腕,已经下令缉**搜集他们走私分肥的证据,你要是能在这件事上发发力,老板保准对你高看一眼。”
    童站长一怔,顿时犹豫起来,要是让他针对李觉,他硬着头皮也就上了,可如果是顾长官,情况就不同了。在他看来,戴老板即便找到三战区走私的证据,呈送到委员长面前,委员长最多电令痛斥几句,各打五十大板,不了了之。不说顾长官是委员长的心腹爱将,如今大战在即,三战区拱卫东南门户,委员长岂会自断臂膀,为一桩走私案大动干戈。
    可他这个始作俑者就不一样了,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等戴老板一走,顾站长有的是办法收拾自己。
    想到这里,童站长一脸难为:“缉**的事,我怕是有心无力。不过刚在街上抓了一个兵痞,接下来还有几个,只要严加审讯,说不定能攀咬出几个够分量的军官。”
    张义明白他的心思,干脆捅穿了说:“老兄,锦上添花是好,却远不如雪中送炭来的实在。你也说了是几个兵痞,即便攀咬,能牵扯出什么?少尉?还是中尉?能抓到李觉的痛处吗?”
    张义的话风已经透明:你童襄前怕狼后怕虎,想立功又害怕得罪人,瞻前顾后、顾虑重重,怎么能让戴老板高看你一眼?
    “那你说怎么办?”童站长垂头丧气,一脸沮丧。
    张义觑他一眼:“我这里倒是有一条线索,就看老兄你敢不敢捅一捅马蜂窝了。”
    “什么线索?”童站长一个激灵,激动地站起来。
    张义却不说话了。
    “老弟,你就被卖关子了”话到一半,他好似想起来了什么,犹豫了一会,便从兜里抽出一张早就准备好的支票,双手递给张义:
    “张副主任,恭喜高升。这是老兄的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论年纪,他比张义大了十几二十岁,资历也比张义深,一人是局本部处长,一人是“封疆大吏”,可军统首重职务,加之两人一升一平,如今有事还求着人家,平白矮了一头,所以童站长只好摆出下级的姿态。
    张义接过来一看,是一张五万法币的支票。出手虽然阔绰,但这点钱张义压根看不上眼,直接把支票退回去,一脸冷笑:
    “童站长,你这是什么意思?真以为我是贪鄙之徒?我要是收了你的钱,戴老板知道了,会怎么看我?”
    “这张副主任误会了.”
    张义突然变脸,让童站长猝不及防,心里大骂张义无耻,这么快就忘了那两根金条?当初可不是这幅嘴脸。他一脸尴尬地说:“误会了,一点心意而已,我这人向来嘴严,戴老板怎么会知道。”
    张义不说话了。他正思忖着如何将那万两黄金搞到手,那么多的黄金想独吞是不可能的,而且在未摸清戴春风的真实态度和解决情报来源之前,还不是贸然行动的时候。他有心拉上童站长,但又怕此人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