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大赦 (第2/3页)
袁尚等往奔辽西,投奔蹋顿。
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曹操远征乌桓,两军相遇于柳城境内的白狼山。
曹操派张辽率军突击,大破乌桓,乌桓单于蹋顿为张辽阵斩。
至此,乌恒彻底灭亡,不再作为一个民族而存在,残部或融入华夏,或并入鲜卑,再不以‘乌恒’自居。
从最开始被匈奴人流放,到汉武帝年间部分南迁内附,于白狼山之战后再度分裂,各为汉、鲜卑——乌恒最终的结局,算是大半融入华夏,小半融入鲜卑。
而鲜卑人的发展历程,却是截然不同。
秦汉之交,与乌恒人一同被匈奴流放,及至汉武帝年间,乌恒大半内附,鲜卑人却坚定地选择留守。
因为鲜卑、乌恒,虽同为东胡后裔,出身、思维却都截然不同。
——乌恒人是东胡贵族出身,品尝过好日子的滋味,也经历过苦日子的蹉跎。
但鲜卑人,却是东胡奴隶出身。
乌恒人没做过奴隶,仅仅只是被匈奴人流放过,根本不知道做奴隶、被奴役的滋味。
但鲜卑人很清楚,且再清楚不过。
在东胡称霸草原时期,作为东胡贵族甚至王族的乌恒人,过着草原上纸醉金迷的生活。
而在东胡灭亡后,被匈奴人流放的乌恒人,也仅仅只是被‘流放’而已,仅仅只是被困在大兴安岭的冰天雪地中,吃生活的苦而已。
娇生惯养的乌恒人,可以为了更好的物质条件、更优渥的生活条件,以及更温暖的气候,而依附汉人、尝试着做汉人的狗。
但鲜卑人不会。
奴隶出身的鲜卑人,可以接受一切苦难,唯独不能接受再次被奴役。
所以,当乌恒人抓紧机会,保住冠军侯霍去病的大腿,成为冠军侯驰骋草原的急先锋、马前卒时,鲜卑人确实悄悄蚕食起了乌恒人的地盘。
等乌恒人大半南迁,鲜卑人更是直接放开手脚,直接成为了大兴安岭区域的实际掌控者。
而后的数百年间,鲜卑人虽然也在匈奴人的勒令、指令下,对汉室边境发动侵扰,但这并不意味着鲜卑人,就此回到了匈奴人的奴役之下。
——鲜卑人愿意侵扰汉人,不是因为匈奴单于庭的指令,而是因为这么做有好处捞。
哪怕匈奴单于庭不说,鲜卑人也愿意、也希望这么做。
只是有了单于庭的指令,鲜卑人可以更肆无忌惮的去做,并装出一副‘我不想这么干的,全是匈奴人逼我的’的架势,从而将汉人的怒火转向匈奴人。
也正是在这种看似臣服、依附匈奴,实则却是利用匈奴人暗中强大的模式下,几百年后的东汉时期,鲜卑才能成长为草原上数一数二,与匈奴以及羯、氐、羌人并列的大势力。
以至于两晋之后,五胡乱华,鲜卑人更是成了乱华五胡之一,一度短暂统治了神州中原的部分土地。
说回眼下。
如今汉室,距离秦汉之交,草原秩序重新洗牌,东胡灭亡、匈奴‘登基’,乌恒、鲜卑被流放的时代,也才刚过去短短六十多年。
冠军侯收乌恒人当狗,鲜卑人得以占据乌恒人的地盘之类的‘历史机遇’,也还没有到来。
这个时间节点的乌恒人、鲜卑人,和六十年前,被匈奴冒顿单于流放时一般无二——各自守着乌恒山、鲜卑山,在冰天雪地里啃冰块、捏泥巴。
一边艰难生活,一边还要给狮子大开头的单于庭上贡马匹、物资,不够就得拿人口去冲抵。
这样的状态下,乌恒、鲜卑二部,似乎不应该成为刘荣应该考虑的因素。
至少朝鲜半岛的事儿,根本没有这两个部族的事儿。
只可惜,这都只是刘荣的一厢情愿。
——刘荣本以为,乌恒人、鲜卑人,都只是和早已入土的东胡,以及如今的匈奴人有渊源,和朝鲜半岛八竿子打不着干系。
却是不曾想,在过去这几十年间,被困在深山老林的乌恒人、鲜卑人,也都找到了各自的生存之道。
被匈奴人流放,导致他们无法向草原方向寻求帮助、谋求发展;
而游牧民族的底色,以及东胡曾被燕人、赵人支配的恐惧,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