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杀之始 (第1/3页)
    【也就在胡惟庸当上右相这一年,朱元璋撤销了中书省编制中的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两个职位。】
    【同时,在地方上废除了元朝实行的行中书省制度,改由承宣布政使担任地方行政长官,直接向中书省负责。】
    【本来在中书省的编制中,左、右丞相是级别最高的,其下分别为平章政事,左、右丞和参知政事】
    【如今废除了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的职位】
    【中书省就只剩下了左、右丞相和左、右丞的编制】
    【其下增设了几个和地方布政使司相联系的位置,不过是辅助丞相而已。】
    【胡惟庸直接一步登天,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
    天幕上。
    威势愈重的朱元璋大发雷霆!
    “快口御史,安敢如此排陷大臣!”
    底下的叩首的官员面色急切:
    “陛下!胡惟庸、陈宁、涂节三人!”
    “险恶似忠!奸佞似直!”
    “恃功怙宠!内怀反侧!”
    “擢置台端,擅作威福!”
    “似六贼之祸,天下皆知!”
    “陛下!臣……”
    “住口!!”
    朱元璋将奏章砸到大臣身上。
    “韩宜可!”
    “他们是六贼,那朕是什么!”
    大臣的急色顿时僵在脸上。
    “来人!拉下去!”
    “入诏狱!”
    大臣被左右侍卫强拉下去。
    然而嘴里却依然道:
    “胡惟庸专恣不法,久之必为国患!”
    “不斩其首怎能以谢天下!”
    “陛下!为国事重!为国事重!”
    臣子的呼声渐远。
    朱元璋站在殿内。
    外面的阳光打进来,照亮半身。
    唯独面目隐在黑暗里。
    看不清楚。
    ……
    【公元1377年八月,胡惟庸将大量亲信盟友提拔到了高位上】
    【并且以各种理由和借口将他认为的反对者赶出要害部门。】
    【这种大肆排除异己的做法令官员们感到恐慌的同时,更多的是愤怒。】
    【御史韩宜可告发胡惟庸等人悖逆于皇帝,僭越皇权,要求将这帮人全部收监或者斩首。】
    【朱元璋命人将韩宜可交付有司并将其下狱。】
    【九月,胡惟庸升为左相。】
    ……
    大汉·文帝时期
    “郑伯克段于鄢啊。”
    刘恒很明白这种手段。
    像是在故意娇宠一个放肆的小孩,任其为所欲为。
    让其不安分。
    人,只有在不安分中才能露出更多破绽。
    一个撒欢尥蹶子的人,随时可能犯错误。
    问题是,这么做是为什么?
    功高如李善长者都可以被朱元璋轻松挪开,更何况区区胡惟庸。
    丞相,说换也就换了。
    除非……
    “其意不在丞相。”
    窦漪房陷入沉思。
    “可是志不在丞相,又在于何?”
    正在抄书的刘启完全跟不上思绪,只能暗戳戳的支起耳朵听着。
    刘恒看着天幕,缓缓道:
    “志在相位。”
    刘启:?嘛意思?
    ……
    大汉·成帝时期
    赵合德抱着幼秀儿往刘骜怀里钻。
    “陛下……妾怎么觉得阴森森的?”
    刘骜紧紧抱住软娇娘。
    但怀里的嫩润却不能勾起一丝欲念。
    你觉得阴森?朕还觉得害怕呢!
    这朱元璋怎么这么不对劲啊!
    他咕噜的咽了吐沫。
    “别…别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