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你以为是汉高祖,其实是秦始皇 (第2/3页)
因为这个盛世的缺陷太大了。
    朱元璋是贫民,还是最穷的那种。
    这种人受够了别人的欺凌,最知道受人欺负的滋味。
    因此,他也知道每个人的土地和财富大体平均,谁也不必遭受嫉妒心的折磨,是最好的。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所以皇帝与底层农民联起手来,开始共同挤压社会中间的地主豪强了。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景观。
    那么问题来了。
    豪强地主与官员是密不可分的。
    就朱元璋的性格,刘恒现在完全有理由相信那批明朝官员得不了好。
    可是,朱元璋总会死的。
    “物极必反啊。”
    而且,他怎么感觉这人做事有些过于雷厉风行了。
    不太像阿父……
    反而有些像……
    秦始皇。
    “生之、任之、富之、贫之、贵之、贱之。”
    刘恒喃喃自语着。
    可以凭一己之喜怒,把国家像揉面团一样揉来揉去。
    这不是件好事啊。
    ……
    天幕上。
    一张文书缓缓铺开。
    朱重九,嘉兴府嘉兴县零宿乡二十三都宿字圩民户。计家五口。
    男丁二口:成丁一口,朱重九,年三十九岁。
    不成丁一口,男阿大,年五岁。
    妇女三口:妻马一娘,年四十岁;女阿标,年十二岁;次女阿娣,年八岁。
    产业:屋一间一披,田自己民田,地六亩三分五毫。
    洪武四年×月×日
    ……
    【而徭役的征派在洪武初期则没有定制。】
    【一直到洪武十四年(1381)】
    【朱元璋下令,将天下的府县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这次普查的结果要编订成黄册,作为征派赋役的标准】
    【黄册里不仅登记人口信息,还包括每一户的财产和土地信息,作为征派赋役的依据】
    【在全国清查户口、编制赋役黄册后,又将各地的民户编为里甲】
    【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里长】
    【其余一百户编为十甲,每甲十户,以一户为甲首。】
    【按每户丁粮的多寡,编定十年的轮当次序。】
    【每年由一户里长率领一甲十户承担里甲正役】
    【负责“催办钱粮,勾摄公事”“出办上供物料及支应官府一岁经常泛杂支费”】
    ……
    {是啊是啊,不止订户,还定户籍呢。}
    {直接把全国人口分为民户、军户、匠户三大类,三大类再分为若干小类}
    {什么乱七八糟的户籍有八十多种}
    {“籍不准乱,役皆永充。”职业先天决定,代代世袭,任何人没有选择的自由。}
    {你是军人,那么你的子子孙孙都是军人,除非做官做到兵部尚书一职,否则不许脱离军籍。}
    {同理,如果你爸爸是掏粪的,那么你和你的后代永远都得以掏粪为生,不管你是六指还是残疾。}
    {这就是从根本上扼杀每个人的个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他们驯化成专门提供粮食的顺民!}
    {这样,他和他的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