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第1/3页)
    天幕上。
    北方的『元』岿然不动。
    但江东之地的『朱元璋』却急速扩大。
    从汉水以南到韶州以北。
    辰州以东到赣州以西。
    『陈汉』在一瞬间尽归『朱元璋』
    下一瞬。
    头戴阔檐红皮壮帽,身系拖地绛色棉裙。
    数之不尽的士兵向湖州攻去!
    湖州、嘉兴、杭州、绍兴瞬间沦陷。
    ……
    【公元1365年十月,朱元璋调集大军二十万,开始攻灭张士诚】
    【十月十七日,徐达、常遇春等率马步舟师,水陆并进,渡过长江,规取淮东。】
    【公元1366年四月,淮东悉平。】
    【五月,传檄声讨张士诚的八条罪状】
    【八月初二,进攻浙西。攻克杭州,紧接着绍兴、嘉兴也不战而降。】
    【十一月,徐达引兵北上,会合诸将合围平江。】
    【十二月,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大宋皇帝·小明王·韩林儿来应天府。】
    【船走到瓜步山(六合县东南)翻了船,韩林儿死在水中。】
    【刘福通所恢复的宋朝,韩林儿一死,也就结束。】
    【朱元璋把次一年称为“吴元年”,不再用“龙凤”纪元。】
    ……
    {简单说一下,这廖永忠,原是巢湖的一个水寇。}
    {简单说一下,惨剧发生后,朱元璋勃然大怒}
    {他立刻命人把廖永忠抓起来,说他办事不够谨慎,以致出此事,要重治其罪。}
    {众人纷纷说情,朱元璋才“勉强”免了他的死罪}
    {命廖永忠仍回苏州前线,“戴罪”立功。}
    {随后,朱元璋下令举行国丧,在应天城内遍挂孝幛,停止娱乐活动一个月}
    {又命在长江边设小明王灵位,亲率文武百官到江边哭祭,声势弄得十分浩大}
    {不过,从此之后,朱元璋再也不提自己曾经是韩林儿的臣下}
    {连当年立的一些石碑,也因为曾经用了韩林儿的年号,一律捶毁,文字史料更是消灭得一干二净。}
    {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
    大唐。
    “这一场戏演的并不好。”
    李承乾觉得这事不至于此。
    “落得一个装模做样的名头,得不偿失。”
    “先贤早有范例,禅让不就更好?”
    “反正朱元璋已是小明王旗下头号人物,也好当作顺理成章。”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欲言又止。
    李承乾好奇问道:
    “阿耶,我哪里说得不对吗?”
    李世民表情怪异道:
    “高明,你是不是忘了一件事?”
    “什么事?”
    “韩、刘二人起兵前是白莲教,他们不是真的宋朝皇室。”
    一语点醒梦中人!
    李世民则继续道:
    “小明王若禅位朱元璋,那朱元璋的法理就是白莲教。”
    “承了它的利,就要还它的情。”
    “但怎么还情?将来难道要用它来治国?”
    “那讨贼檄文里明晃晃写了。”
    他指着天幕里的那八条檄文,念了其中一段。
    “不幸小民,误中妖术。”
    “不解其言之妄诞,酷信弥勒之真有。”
    “冀其治世以苏困苦,聚为烧香之党。”
    “根据汝颍,蔓延河洛。”
    “妖言既行,凶谋遂逞,焚荡城郭,杀戮士夫,荼毒生灵,千端万状。”
    “文章明显出于文人之手,立场则是站在元朝那边。”
    “这说明朱元璋身边的文人将领同样看不上这白莲教。”
    “他们要的是元朝法理,不是白莲教的宋理。”
    “而小明王不死,这个既定事实就像一根刺扎在新生政权里。”
    “想除掉这根刺……”
    “小明王必须死。”
    ……
    【公元13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