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宋朝特色 (第3/3页)
师而退,行未多远,宋军就全线崩溃,军资器械丧失略尽。】
    【金军不知底细,不敢贸然追击,宋军在淮河一线稳住了阵脚。】
    【宿州旧郡名符离,史称为“符离之溃”。】
    ……
    {大战之际,还在想着个人的利益得失,怎能担将领之重任!历朝历代,任何时候,人选都是及其重要的!在关键时刻,它可以影响事态的发展,改变历史的轨迹!}
    {上行下效,在这样的朝局下,多的是自私自利之辈。}
    {宋朝整个朝代的将领好像都会这招,而且还不用担责任!}
    {历朝历代,因此情景形成败局的例子不计其数。内有徇私挑拨,外有嫉妒横行。}
    {想不通,国亡人便亡,这么做断送的不也是自己性命吗?}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这句词即影射隆兴北伐~}
    ……
    刘宋。
    刘裕脸色很难看,
    他看着刘义隆,目光不善。
    “你看看!就因为伱!我们都跟那赵宋联系起来了!”
    ……
    刘宋·文帝时期
    刘义隆看着辛弃疾那三字,咬牙切齿!
    “你很有文采是吧!”
    “很会找对标人物是吧!”
    “可恶啊!”
    “我们不一样啊!”
    ……
    大宋·太宗时期
    “算了……”
    赵匡义无力的坐在石墩上。
    “就这样吧。”
    “没救了。”
    “等死吧。”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背负双手,看着天幕长叹一声。
    “错失金国内乱之机,失天时。”
    “放弃西北十三州,缺地利。”
    “将领青黄不接,无人和。”
    “时机不对,又无地利人和。”
    “安能不败。”
    刘娥看着有点陌生的赵恒眨了眨眼。
    这么立竿见影吗?
    ……
    【北伐失败后,朝中主和派乘机大肆攻击主战派,把北伐收复中原的主张诬为“邀功钓誉”。宋孝宗只得下罪己诏。】
    【而张浚也不得不提出辞呈,宋孝宗还不想立即放弃北伐计划,只是降张浚为江淮宣抚使,部署两淮防线,抵挡金军南下。】
    【符离之败对宋孝宗的北伐雄心打击很是沉重,他也发现恢复大业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开始在和战之间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