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吴国的选择 (第1/2页)
魏景初三年(239年),四月,大将军曹真病逝。
其长子曹爽继承其爵位,为追思其功,魏帝曹芳下诏分封其其余五子为列侯。
然而,曹真一死,满宠年迈,魏国对吴防线统帅空缺。
按理讲,这次怎么轮都应该轮到司马懿了。然而,司马懿此时正在长安驻扎,一面收拢雍州残余未降蜀魏军,一面准备应对蜀国大军,实在是分身乏术。
最终经四名辅政大臣商议得出,令新任豫州刺史,镇南将军,毌丘俭来暂时接管对吴战线。
其实,若是按资历来讲,原豫州刺史,刚刚迁任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的王凌,更有资格做这个统帅。
然而,四名辅政大臣在商议之时,多少有考虑到其与刚刚降蜀的郭淮的关系,便指派了毌丘俭。
... ...
吴国,朝堂之上
自上次大战之后,吴国朝堂之中倒是安稳了不少。
吕壹被斩之后,中书典校郎减少了很多对朝中重臣的监视,冤假错案直线下降。
孙权为了表示之前构陷朝臣之事,全为吕壹一人之锅,与他无关,还特意找了中书郎斥责了诸葛瑾、吕岱、朱然、步骘四人。概因这四人没有劝告自己,令自己被奸臣蒙蔽,令忠臣寒心,自己对他们表示很失望。
诸葛瑾四人能说什么,纵使有一肚子反驳的话,也只能默默接下这口飞来的大锅。
吴国朝臣又不傻,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但既然孙权已经做出表示,谁又能说什么呢。
毕竟人家是陛下,他们还是要继续为吴尽忠的。要不还能反咋的啊?
不过,吴国朝堂虽然稳定住了,但是之前与魏国那一战,令吴国元气大伤。
如今,孙权每次朝会的主题都是休养生息,并且祈祷蜀魏两国不要想起自己。
“陛下,曹叡刚死,新帝年幼,蜀国伐魏,又恰逢曹真死了,魏国江淮一带的防线必然有所松动。此乃千载难逢之机,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