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怪就怪吧 (第2/3页)
此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实则却不然,以天子之身守国门,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换之时下大明面临的问题,也是一样。”
“百姓越是温驯,越是愚昧,乡绅,官吏,乃至朝廷,越是有恃无恐……最终一次又一次的酿成悲剧,可若是百姓不再温驯,不再愚昧,就不会有那么土豪劣绅、贪官污吏,朝廷亦会清明。”
“人总是这样,凡有退路,必然一退再退,可如果身后是万丈悬崖,则必不会后退一步。”
海瑞说道:“学塾已广建,简化字已普及,工商业的进程已停不下来……今大势已成,即便朝廷不想如此,也不得不如此,无他,万万生民不答应。”
赵贞吉欲言又止,终是无言。
李青抽空插了一句:“大势不可逆,只能顺势而为,海瑞说的对,表面看朝廷还有选择,实则却是没的选,只能如此。”
朱厚熜缓缓颔首,苦笑道:“是啊,心学要推行,孔孟儒学也必须要重塑,势在必行啊。”
赵贞吉豁然动容。
海瑞心情激动。
“太上皇圣明。”
“朕不怕,你们怕吗?”
“不怕!”二人异口同声。
“既如此,赵卿就无需再有顾虑了。”赵贞吉恭声称是。
朱厚熜又看向海瑞,沉吟了下,道:“你够激进了,朕也不说什么勉励之语了,一如既往即可。”
“臣遵旨。”
“呵呵……朕来的路上,听说了你的诸多事迹,海青天之名如今可是传遍大江南北,你压力不小吧?”
海瑞点点头,又摇了摇头:“百姓总有意见,官员总有不足,只能百姓的意见尽可能接纳,自身的不足一点点改过,如此而已。”
“你如此作想,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了。”朱厚熜吁了口气,欣慰道,“如此看来,也不枉昔年我对你的一番良苦用心。”
海瑞忙起身长长一揖,恭声道:“海瑞时刻铭记,时刻警醒自己。”
“你是应天知府,你的权力可大可小,是大是小则就由你自己决定了。”
“臣明白。”
朱厚熜又看向赵贞吉,道:“赵卿年纪也不小了,可把重点放在培养后进上,至于朝廷对阳明心学的评断,你无需忧虑,话是朕说的,朕会亲自收回。”
这一刻,海瑞也动容了。
自古以来,帝王改错的不少,认错的却着实不多。
而且海瑞明白,太上皇嘴上说他激进,称不再说勉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