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9章 这是冲我来的! (第2/3页)
绝对是那三件原品无疑,一丝一毫都没有被调包的迹象。
而且,对方若真想讹诈,不会如此大费周章,更不会在确认真伪后才亮出底牌。
讹诈的关键在于“突然袭击”,趁着对方还没反应过来就把事情闹大,造成既成事实。哪有像罗喜良这样,先客客气气地三次登门,还要指名道姓找店主本人,把所有程序都走得明明白白的?这不是讹诈,这简直是在给对方充分的准备时间。
第二,退货。
买家后悔,觉得买贵了,想方设法要退货。这种情况在古玩行也不少见,特别是一些新入行的玩家,买的时候头脑发热,回家后越想越觉得不值,就想着能不能退。
但这同样说不通,逻辑上漏洞百出。
且不说古玩行“银货两讫,概不退货”的不成文规矩,这是几百年传下来的行规,只要你拿着物件出了店铺,无论你再拿回来是真是伪,绝无退货之理,唯一能走的路,就是卖!
就算对方背景深厚,有足够的能量可以不守规矩非要退,那也没必要三件一起退啊。
正常人退货都是挑最贵的、最不满意的退,哪有一股脑全退的?这三件加起来近千万,如果真是觉得买贵了,完全可以退一两件回血,留一两件收藏,这才符合正常买家的思维逻辑。
更没必要指名道姓非要找他陈阳本人。柱子作为经手人,作为直接卖货的店员,完全有能力处理退货事宜。虽然按照规矩,柱子大概率不会同意退货,但至少可以先谈谈,实在谈不拢再找上级也不迟。
但也没有必要越过柱子直接找到自己这里来,这不符合办事的正常程序。自古都是“打酒管拎瓶子的要钱”,东西是在柱子的店里买的,钱是付给柱子的,有什么问题自然该找柱子。
而且看这罗喜良的气度,也不像是出尔反尔、为了几百万斤斤计较的人。
陈阳观察人的本事不比他鉴宝的眼力差。这个罗喜良,从进门时的举止,到说话的语气,再到刚才聊天时不经意间透露出的见识,都显示出这是个见过世面的人。这种人的财力和格局,绝不会在一笔已经成交的买卖上反悔,那太掉价了,也太小家子气了。
“排除了这些,那他的目的就只剩下……”陈阳眼中精光一闪,脑海中突然灵光乍现。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闪电一般划过脑海,把所有碎片化的信息串联成了一条清晰的逻辑链,他想到了一个更大胆,也更符合逻辑的可能。
这个可能性一旦成立,前面所有看似矛盾、不合理的细节都能得到完美解释。三次登门的执着、指名要找陈阳本人的坚持、带着刚买的东西来“掌眼”的荒唐借口……这一切都不是为了交易,而是为了建立联系!
“……他不是来卖东西的,也不是来找麻烦的,他是来'送'东西的!”
这个结论在陈阳心中逐渐清晰,越想越觉得靠谱。对方花近千万买下这三件东西,又原封不动地拿来,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的目的是要借这三件重器作为“投名状”,作为建立关系的敲门砖!
“而且,是冲着我自己来的!”
这才是整件事最关键的核心!对方不是冲着古董来的,不是冲着生意来的,而是冲着他陈阳这个人来的!至于对方为什么要找自己,想从自己这里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