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章 热闹的婆罗洲(三) (第2/3页)
多,但很多人可不愿意去南洋打拼。
而且婆罗洲也希望是招募拖家带口的劳动力去婆罗洲种田,大力发展婆罗洲的同时,还能增加基本盘的人口。
“帮派分子都算是好的,我担心这些人会掺一些比帮派分子还要性质严重的人进来,别忘了出发前上级叮嘱的那些。”李进悠悠说道。
“你说的是汉奸?”陈思明当即想到什么,“这可不行?这是要枪毙人的。”
“我又没说会同意那些人把汉奸塞进来送到婆罗洲去。”
“那你的意思是?”
“筛选的时候认真一些,那些汉奸还是很容易区分出来的。”
“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把招募同胞的重点放在上海,这里太复杂了。
我们可以去汉口、安庆、南昌这些地方,尤其是安徽那边。
按照白天送走的那些同胞所说,河南中东部和安徽北部的黄泛区很多灾民,这些人不正适合吗?
恐怕国民政府这边也会很乐意我们把这些招募走,免得造成社会动荡。”陈思明提了一个建议。
“仅靠我们手中的人,去安徽那边有些不够。可以派几个人去看看情况,要是真的如我们所预料,就让上面多派点人过来。”李进当即有了主意。
对此,陈思明也没其他意见。
但两人还是低估了国人对土地的执念以及高估了此时国内的经济情况。
原本计划第二批招募的同胞在9月30日运走,结果因为人太多,在25日就紧急加了一艘船过来。
此时南洋粮食公司用于运送国内移民的船只一共4艘。
其中广东1艘、福建1艘和上海等地2艘。
倒不是上海等地的移民就多,而是距离远,往返需要20多天。
而广东到婆罗洲,往返连10天都要不到。
其实论正常的移民规模,广东和福建非常多。
没办法,此时婆罗洲的华人,最多的就是福建人,其次就是广东人。
两者加起来占了90%。
但对于婆罗洲以后的长期发展,肯定要从国内其他省份移民。
因此南洋粮食公司的重点其实就在长江和黄河流域。
这些地方的同胞对南洋不熟悉,需要想些办法。
而广东和福建的同胞,都不用婆罗洲自治政府想办法,自己就会跑来。
毕竟那么多同乡在,一传十、十传百,人不就来了?
好在南洋粮食公司的船只不少。
已经增购了10艘自由轮。
要知道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制造了2700多艘自由轮。
如今战争结束,这些自由轮就失去了用途。
有人说不是可以当作一般的运输船用吗?
可大部分航运公司并不会这么做。
很简单,自由轮是为了在战时快速生产出来的应急产物,设计寿命只有五年。
最早的一批自由轮,虽说还有部分可以使用,但航运公司可不敢用。
即便是南洋粮食公司,也是买的后面几年生产的、目前船况比较好的,专门用来运输移民。
不过在25日这天,却是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那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