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 > 第848章 奇人!妙局!

第848章 奇人!妙局!

    第848章 奇人!妙局! (第2/3页)

  他终于读到了末尾。

    那一刻,他的神情陡然僵住。

    连眼底的光都在颤。

    呼吸似被夺去,停在半空。

    火光映着他灰白的鬓角,映着那一瞬间的震动。

    他没有说话。

    只是手,缓缓放下。

    那手的指节,已然发白。

    纸页轻轻滑落,发出极轻的声响。

    他盯着那信,良久不动。

    灯火照在他眼中。

    那双历经风霜的眼里,此刻有一种复杂的光。

    惊。

    疑。

    难以置信。

    还有那一丝被深深触动的静。

    他仿佛看到了什么——

    某种他以为早已绝迹的东西。

    那光在他瞳中闪了一瞬,又隐去。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

    那气息在冷空气中散开。

    他低声呢喃。

    “这……竟能是那小子的计谋?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啊!”

    语调微颤,带着一种久违的失神。

    火光摇晃,映得他鬓角一片银白。

    清国公的目光,仍停在那封信上。

    沉默无声。

    可那沉默,已经不再是冷漠。

    而是彻底的震惊。

    他整个人,像被风雪凝住了一般,静止不动。

    那夜,火光不灭。

    而清国公的目光——再也没有离开那封信。

    清国公的手,缓缓离开那封信。

    他坐在那里,沉默许久。

    炉火的光在他的脸上映出斑驳的影,鬓角的白发被映得更亮几分。

    那信纸静静地摊在几案上,纸面有些微皱,像被某种力量反复抚过。

    他呼出一口气。

    那气声低沉、缓慢,似从肺腑深处挤出,带着一种压抑后的沉重。

    又过了许久,他终于抬起手,重新将信摊平。

    那动作极轻,却极稳。

    他垂下眼,重新看去。

    这一次,他看得极慢。

    每一行都停顿片刻,每一个转折都反复揣摩。

    他不再是第一次的震惊,而是以一个老将的眼光,在逐句推敲。

    屋内静极。

    只剩火焰在铜炉里发出“噼啪”的声响,带着松脂燃烧的气味。

    时间一寸寸过去。

    火焰渐低。

    清国公的眼神,却越来越亮。

    那种亮,不是狂喜,也不是贪心。

    是被真正击中心弦之后,涌出的深沉感叹。

    他放下信。

    双手交叠在几案上,手指轻轻叩了叩。

    那“嗒嗒”的声极轻,却一下一下,极有节奏。

    他像是在整理心绪。

    过了很久,他才低低开口。

    “看来,这大尧的背后,有高人啊……”

    他的话音不高,却足以让坐在对面的拓跋燕回清晰地听见。

    那语调里,带着一种久违的佩服与凝重。

    “这萧宁……”他顿了顿,眼神微微闪动,“是有人在指点他。”

    拓跋燕回抬起头。

    她目光带着一丝急切,又极为慎重。

    “国公此言何意?”

    她语气平稳,却藏不住那种想要确认的紧张。

    “这信中的谋划,国公觉得——如何?”

    清国公没有立刻答。

    他沉默片刻,才轻轻点了点头。

    “看来,是我小瞧了大尧这帮人。”

    他说这话时,语气里没有愤懑,反倒透着一丝敬意。

    “这计划,还真有几分可行性。”

    他抬手,指了指那封信,眼中光芒渐渐凝成一点。

    “若能照此布局……成与不成,皆足以搅动天下。”

    说到这里,他忽地轻叹一声。

    “只是——”

    他停住,眉头微蹙。

    “这也让我担忧啊。”

    拓跋燕回微微一怔。

    “担忧?”

    “担忧什么?”

    清国公没有立刻回答。

    他抬手,拈起那封信,缓缓折叠。

    指尖摩挲着纸面,像是在感受那字里藏的力。

    “能写出这等计谋的人,”他终于开口,语调低沉,“绝非俗人。”

    “这信里所陈,不但思路清晰,谋局严密,且最可怕的是——有胆识。”

    他抬眼,看着拓跋燕回。

    “能算到这一层的,不是庙堂上的书生。”

    “是那种真正见过血、见过败、懂得人心与局势之变的奇人。”

    “能有这种人辅佐……”

    他顿了顿,神情渐沉。

    “说明大尧的背后,现在又有了一位奇人坐镇。”

    炉火闪烁,映得他眉眼间的阴影愈深。

    “虽然此事,对我们眼下有益。”

    “可长远来看——”

    他声音更低了几分。

    “我们与大尧,毕竟是两国。”

    “若真让这位奇人稳固了大尧的根基,只怕有朝一日,我们反要被他摆弄于股掌之间。”

    这话一出,屋中顿时安静下来。

    拓跋燕回微微抿唇。

    那双眼中有一瞬的迟疑,却很快镇定下来。

    清国公仍在缓缓说着。

    “这世道的棋,从不缺聪明人。”

    “缺的是敢把聪明用到底的人。”

    “而这封信里写的,就是敢字。”

    他叹了口气,语调里多了几分深思。

    “我原以为,大尧的那位皇帝,不过是个靠运气登基的浪子。”

    “却没想到——在他背后,竟有人能写出这等局势。”

    “燕回,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拓跋燕回低声问:“意味着什么?”

    清国公抬眼。

    那双浑浊的老眼,此刻竟泛出冷光。

    “意味着,大尧真正的危险,才刚刚开始。”

    他声音极轻,却带着压不住的冷意。

    “这不是一封信,而是一场开局。”

    “能写出这信的人,若真还活着,那就意味着——大尧不是病入膏肓,而是要复苏了。”

    “而复苏的大尧,对我们北疆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

    拓跋燕回静静听着。

    她没有插话,只是目光一寸寸变得更深。

    清国公看着她,忽然笑了笑。

    那笑极淡,却有一种老将才懂的苦涩。

    “不过——”

    他轻轻叩了叩桌案。

    “算了。”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

    “在此之前,既然这计划对咱们眼下有利,那就照着做。”

    他的声音低,却透出一种久违的干脆。

    “能动的,先动。”

    “能试的,先试。”

    “若真有那位奇人在后,咱们也借这势,用他的计,图我们的局。”

    他抬眼,神色渐渐坚硬。

    “趁天未变,趁雪未融,趁他们未察觉——动起来吧。”

    他这句话说完,室内的气息似乎凝住。

    拓跋燕回的唇轻轻动了动,随即郑重点头。

    “是。”

    她语气平静,眼神却亮。

    清国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