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6章 招收世家勋贵子弟的提议 (第2/3页)
陪同,持户籍、名帖先行登记,领取一份报名凭条。”
秦明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并未发表意见,眼角余光却瞥见尉迟晚柠此时轻摇折扇,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萧媚娘仍在阐述自己心中的规划,缓缓道:
“书院从中报考的学子当中,挑选家世清白之辈,下发通知,再通过入学考试,遴选出合适的学子。”
“如此,既可初步筛选,亦显郑重。”
秦明听罢,缓缓点头,表示认同,称赞道:
“媚娘所言,甚合我意。”
“稍微细化一下流程,便可作为书院日后的招生简章。”
“只不过,其中细节仍有待商榷,且施行起来,耗时较长...”
“如今远行在即,贸然实施此策,时间上太过仓促。”
秦明先是肯定了萧媚娘和萧嫦曦的想法,紧接着便提出了自己想法。
萧嫦曦和萧媚娘听罢,若有所思,并未出言反驳。
事到如今,秦明心里也明白,萧家姐妹之所以如此计划——只招收良家子弟,
是为秦家培植根基,其心可鉴。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
李二前阵子参观完书院新址后,不惜以一年四十万贯的巨资相诱,要求书院为皇室宗亲子弟,大开方便之门。
如今,更是要将未开府建牙的皇子,一股脑地送入书院。
这意味着“清北书院”已难独善其身,其培养的人才,未来必将卷入朝堂纷争。
既如此,他何不将计就计?
主动引入更多“冤大头”,让各方势力相互制衡。
如此一来,书院反而能更超然,同时为秦家谋取更大利益。
念及此,秦明目光转向一直静默不语的尉迟晚柠,温声问道:
“柠儿,你对此事,可有不同见解?但说无妨。”
尉迟晚柠闻言,合起折扇,亭亭起身。
她先向秦明及两位姐姐,微微一福,方才从容开口,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
“郎君,诸位姐姐,小妹确有些浅见。”
她明眸流转,带着几分洞察世情的睿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