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紧急军报 (第2/3页)
次投诚,利大于弊。
想到这里,顾如秉脸上露出了些许“欣慰”的笑容,他站起身,走到使者面前,亲手将其扶起,语气变得温和了许多。
“吴王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实乃天下苍生之幸!既然吴王有此诚意,本王若再推辞,反倒显得不近人情了。好!本王答应吴王,联盟再续,共抗蓬莱与国贼!”
他目光扫过鲁肃和邓艾,下令道。
“子敬,立刻安排人手,准备迎接吴王派来的援军以及公瑾、伯言先生!士载,城防部署需重新调整,为友军划出合适的驻防区域!”
“诺!”
鲁肃与邓艾齐声应道。
那使者见顾如秉终于答应,顿时喜出望外,连连躬身。
“多谢烈王殿下!外臣这就返回禀报吴王,尽快安排周都督和陆将军前来!”
看着使者欢天喜地离去的背影,顾如秉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目光重新变得深沉起来。
他望向厅外阴沉的天空,心中暗道。
“孙文台啊孙文台,你这次是被吓破了胆,才不得已押注于我。只希望你这只纸老虎,关键时刻,真能派上点用场才好……”
——
顾如秉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多一个朋友总好过多一个敌人,尤其是这个“朋友”还能提供实际帮助的时候。
对于孙坚这种带着兵马和人才前来投靠的,他自然是秉持着来者不拒的态度,先收下再说,至于其忠诚度能维持多久,那是以后需要考量的问题。
那使者听闻顾如秉终于点头应允了结盟之事,顿时如蒙大赦,脸上绽放出毫不掩饰的喜悦和轻松,连连躬身作揖,感激涕零地说道。
“烈王殿下英明!胸怀广阔,实乃我主之幸,亦是天下苍生之幸!外臣代我主吴王,拜谢殿下!外臣这就立刻返回,禀告吴王这个好消息,催促周都督与陆将军早日启程前来!”
说完,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行礼告退,脚步匆匆地离开了府衙,仿佛生怕晚走一步顾如秉就会反悔似的。
看着使者那近乎逃离的背影消失在门口,顾如秉脸上客套的笑容缓缓收敛,眉头重新锁紧。孙坚这边暂时算是稳住了,但心头另一块大石却依旧悬着——曹操,以及那支神秘而强悍的沙陀骑兵!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鲁肃、邓艾等人,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孙文台是被蓬莱吓破了胆,不足为虑。
眼下真正的威胁,依旧是曹操!
那支沙陀骑兵的出现绝非偶然,尔等务必加派人手,动用一切能动用的眼线和关系,给本王死死盯住曹操在益州的一举一动!
特别是注意探查,他麾下是否有与西域、沙陀往来联络的迹象!任何蛛丝马迹,都不得放过,立刻来报!”
“遵命!”
鲁肃与邓艾神色一凛,齐声应诺。
他们都知道,主公对那支沙陀骑兵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关联,极为重视。
几天时间在紧张的备战与监视中悄然流逝。
这一日,邓艾亲自来到顾如秉处禀报。
“主公,新型火药及配套器具已初步完成,工匠们正在城西军营内准备演示,请主公移步一观。”
顾如秉闻言,精神一振。火药的改进是他极为关心的事情,这或许是对抗未来强敌的关键。
他立刻带着张飞、马超以及鲁肃等一众将领,赶往城西军营。
来到军营校场,只见场中摆放着一个造型奇特的金属物件。
它有着粗壮的金属管身,架在一个带有轮子的稳固基座上,管身黝黑发亮,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看上去既笨重又充满了一种奇异的力量感。
旁边摆放着的,不再是过去那些坛坛罐罐或者粉末,而是一颗颗打磨成圆球形状、外表光滑的铁疙瘩——炮弹!
看到这熟悉又陌生的“炮台”和“炮弹”,顾如秉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欣喜笑容!
他走上前,绕着这原始的炮台仔细观看,手指轻轻抚过冰凉的炮管,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好!好啊!”
顾如秉连声赞叹,对一旁的邓艾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