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8 时代的巨浪 (第1/3页)
    一张半生不熟的脸出现在方晓眼前。
    这位是?
    方晓想了几秒钟才记起来他是放射科的一个医生,规培结束留在长南人民医院,走的是外包公司外聘员工的名义。
    从十五六年前,医院为了节省费用都走劳动力外包公司,至于公司领导么,方晓知道是谁,也知道是什么关系。
    一般人还真没这种路径。
    他怎么把气撒在自己身上了?
    方晓叹了口气,估计是因为今年市里面给了几个编制,但放射科非但一个编制都不要,还把劳动力外包公司的人都清退,所以一肚子的火。
    之前自己还觉得最近十几年扫黑除恶,成果显著,至少自己人身安全没什么问题。
    可问题随即就到。
    “你这是干什么。”方晓斥了一句,随后转身,心虚的拉着“小孟”就走。
    “方晓!你特么弄的鬼东西,害得我丢了工作!”那人在后面吼道。
    方晓也没和他一般计较,心里百味陈杂。
    他很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而且这一切的速度极快,快到自己连眨眼的时间都没有。
    见他没追上来,方晓虽然放了点心,但还是急匆匆的往回走。
    一路上方晓如同惊弓之鸟,左看右看,生怕还有人“伏击”自己。
    “小孟”和那套ai诊断系统才来了多久,医院的医生护士甚至连院领导就已经接受了,并且做出改变,余波震荡,已经开始有了受害者。
    这就是时代的尘埃吧。
    方晓心里有点堵,虽然他知道自己肯定不会受到牵连,即便是ai机器人能通过升级开始手术,但自己总归能在新时代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位置。
    但其他人呢?
    当年网约车刚上线,好多城市的出租车司机在早高峰的时候打着双闪招摇过市,一个人都不接。
    这也就是当年早都开始扫黑除恶了,要不然这么一群出租车司机会做出什么,天才知道。
    而他们绝对不会没人唆使,养出租车的人是利益受到最大损害的。
    可网约车似乎也没几年好日子,这才适应了多久,无人出租车就已经上线。
    最开始在天河那面悄咪咪的运行,直到前几年忽然有集中报道,方晓就知道背后的资本要做点什么了。
    和出租车行业一样,眼看着医疗行业也要接受冲击。
    时代的巨浪一浪高过一浪的拍在医生护士身上,想着想着,方晓叹了口气。
    哪怕自己属于始作俑者,算是占了大便宜的,但方晓现在心底有着说不出的惆怅。
    “主任,您别犯愁。”“小孟”见方晓很不开心,便安慰道。
    方晓没说话,他只是觉得有点古怪。
    “小孟”最近说话的时候越来越像个人了,刚刚在没有命令的前提下竟然还知道安慰自己。
    肯定是罗教授那面做了改进,现在ai机器人升级换代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方晓都觉得有些目不暇接。
    回到办公室,方晓坐下,看着“小孟”,心中满是感慨。
    “主任,您没受伤吧。”“小孟”关切的问道。
    这是一句典型的废话,是人和人之间交流才会有的废话,方晓才不信一台ai机器人亲手把自己拉开,会不知道自己受没受伤。
    越是这样,方晓就越是害怕。
    和ai机器人相比,方晓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物。要是放在一个平台上比拼,ai机器人根本不费力气就能把自己淘汰掉。
    “小孟,你坐。”方晓平心静气,让自己的语气更加温和可亲。
    他现在对ai机器人越来越尊重,发自内心的。
    方晓心里有一个奇怪的念头,如果有朝一日ai机器人暴动,希望“小孟”能帮自己说几句好话。
    “小孟”坐下后看着方晓,方晓感觉它的眼神带着穿透力,看见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各种想法。
    这是一种很怪异的感觉。
    方晓想了想,最后还是问道,“小孟,你最近升级了么?我怎么感觉你开始跟我交流、沟通了呢。”
    “的确是升级了,陈医生在伏牛山道观试验了ai算命机器人,初步成熟后全国有二十多家道观也陆续上线了,搜集了一定量的信息。”
    方晓哑然。
    看着方晓的表情,“小孟”微笑,“主任,您要是心情不好的话,要不我给您算个命?”
    艹!
    方晓心里骂道,他感觉“小孟”在调戏自己。
    而且自己的思路已经出现渐渐跟不上ai机器人思路的迹象。
    这话说得……
    方晓有点无奈,特别无奈。
    “小孟,刚刚的事情你看见了吧。”方晓问道。
    “看见了,今年人事招一批有编制的医生,名额不是很多,但毕竟是希望。放射科觉得光是写报告的话用不了那么多人,所以……”
    “小孟”开始陈述整个事件经过,和它讲述病史、诊断一样,逻辑缜密,思维条理分明。
    原来它什么都知道!
    “可没办法啊。”
    “没办法?”方晓感觉“小孟”是在为自己找理由和借口,这可是有了初步意识的一种表现。
    他想起了一个段子。
    “主任,您别用那种眼神看我,您是不是心里想以后ai有了意识,想找您算账?”
    “……”方晓愣愣的看着“小孟”,这货竟然还会抢答了。
    “在伏牛山搜集到的数据包括这些,比如说察言观色,比如说见人说人话。”“小孟”很平淡的表达着。
    方晓越听越觉得寒冷,一颗心都要随时随地停止跳动。
    “其实和您想象中不一样,虽然我不知道具体情况,但管理者应该在近期上线。”
    “管理者?”方晓一怔。
    “再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咱把话说回来,刚才张宇张医生的举动的确有些出格,您心地善良,不想追究,这也是对的。”
    直到“小孟”说到那人叫张宇,方晓才隐约想起来他的名字。
    “罗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华崛起,提高的是集体的下限。而个人努力,提高的是个体的上限。”
    “小孟”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