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 第103章:豢养的毒蛇、我们的信仰

第103章:豢养的毒蛇、我们的信仰

    第103章:豢养的毒蛇、我们的信仰 (第1/3页)

    张安平又又又来医院了。

    病房中,看着面色更苍白几分的王天风,张安平一脸无可奈何的坐下:

    “再这样下去,我怕是要真给你布置灵堂了!”

    王天风脸上一脸的阴霾,凝视着张安平:

    “为什么?”

    他问的自然不是“要给你布置灵堂这件事”。

    张安平神色如常,但目光中却有一抹无法掩饰的冷意,随后将冷意压下,他摆摆手:“这件事你不要操心了,我会查清楚的。”

    王天风的话语很生硬:“我想知道原因。”

    “有个潜伏的共党叫刘玉杰,他建议沈最将这段时间经济部中查到的有通共嫌疑的人员组成一个考察团,沈最也觉得将他们聚在一起,有利于对卧底的摸排,最后同意了这样干。”

    张安平简单的说道:

    “然后,袁农反咬了苏默声一口,我们以为苏默声就是青松,继而彻底放弃了对考察团的监控——喏,最后青松跑了,考察团里的一堆人也跑了。”

    张安平一副莫不在意的模样:

    “就这么简单。”

    王天风从张安平开始讲述起就凝视着他,张安平讲完以后,他还在凝视着张安平,并没有接茬。

    张安平被盯了许久后,叹了口气:

    “别看了——傻子都知道不可能就一个刘玉杰。”

    “这事,光靠刘玉杰也做不成。”

    说完之后,张安平显得意兴阑珊,起身走了几步后,干脆躺到了另一张病床上,莫名其妙的说:

    “小时候听人说自古忠孝难两全;

    后来,还听人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知道我这人从来不信这个邪,抗战那会,我觉得我做到了鱼与熊掌的兼得。

    要不是我总觉得共党能牵制小鬼子,好几次我都能借日本人的刀让共党知道什么叫手段!”

    “所以,我从没有将共党放在眼里——他们的能耐再高、手段再利害,有日本人厉害吗?”

    “日本人,在我跟前都没有正儿八经的赢过一次!”

    张安平悠悠的叹了口气:

    “可自从身陷保密局这个旋涡以后,过去没吃过的亏,我特码全吃了!”

    “有时候我真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一半对内一半对外——”

    张安平憋屈的样子让王天风的神色暗淡了下来。

    戴春风在没有坠机之前,他呆在戴春风身边,将张安平“看的”很通透:

    过去的张安平,“很懒”,这个懒,是指他基本不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安内上。

    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对日的情报作战之中,一次又一次谋划各种行动,先后执掌的上海区、京沪区,是军统期间唯一一个持续不断的对日特务、情报体系发动打击的大区。

    甚至在失去了租界的庇佑后,张安平指挥的京沪区,依然分散出去,在沿海接收美援物资、策应忠救军的敌后作战。

    也正是因此,忠救军在他的后勤辅助下,取得了优秀的敌后作战成绩。

    毫不夸张的说,忠救军的战绩中,有至少一半的功劳属于张安平。

    但一切都在戴春风坠机后变了。

    张安平从一个指挥者的角色,进入了统筹者的角色——然后,他就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内斗之中。

    这一点,王天风看的很清楚。

    可他同样清楚,张安平是不得不这么做。

    最开始的张毛争锋,导致整编后的保密局陷入了两系的生死对弈之中——要么生要么死的情况下,张安平选择了引入第三方的势力。

    也就是郑耀全。

    可局势却并未因此而改变。

    张安平想做事,可一旦涉及到根本的利益,做大的郑耀先、正儿八经的局长郑耀全再加一个地头蛇毛仁凤,三个人加起来就对张安平各种打压。

    张安平绞尽脑汁,最后获取了机会,联合毛仁凤弄走了郑耀全,而侍从室的支持也恰逢其会的到来——于是,毛仁凤俯首,张系开始了如烈火烹油的短暂辉煌时代。

    这本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会,张安平只要安抚好各方的利益诉求,日积月累之后,就能如戴春风一样在保密局说一不二。

    但偏偏张安平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

    王天风理解张安平的选择——同样是在保密局中,张系的干部跟其他干部,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前者清廉如水、心怀抱负,但后者却选择了躺平。

    他们躺平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只想将手中的权力变现。

    走私、损公肥私、以权谋私……

    整个党国都是在如此,这些人做的毫无心理负担!

    作为局内人,王天风很清楚这样的后果——张安平是操之过急了,可他明白张安平的考虑:

    占领延安后,军事上的大局已定,接下来就是对总是会死灰复燃的地下党的全面打击,靠那些嘴里喊主义心里全生意的老特务,这何时是个头?

    但偏偏这个时候,毛仁凤扶正了!!!

    张系的如烈火烹油,是建立在毛仁凤“出局”的前置条件下,结果“出局”的毛仁凤扶正了,保密局的情势瞬间攻守易型——

    就以这一次针对经济部、针对青松的行动为例,王天风明白如果张安平亲自负责这件事,未必不、应该说肯定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但张安平没法亲自负责!

    一则是身份问题,他现在更多的是统筹的角色,而不是单一指挥某件事;

    二则是精力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