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调查方向 (第3/3页)
证了一件事:
杀手是一个极其“神奇”的人。
“甩鱼高手么?”
沈最做出了和王天风类似的判断,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是同一个人,但凭直觉他还是认定这个杀手就是当初在重庆让行动处灰头土脸的那人。
可现场的痕迹非常非常少,哪怕是通过了大量的目击者确定了杀手的行动轨迹,但在板鸭店就断了所有的痕迹,虽然有画师画出了杀手的画像,但沈最确信这是伪装后的样子——而根据画像,他根本看不出一丝熟悉的痕迹。
“为什么他要刺杀老王?”
“而老王,他似乎意识到自己会引来刺杀……”
沈最疑惑的自语。
这时候有一个声音在他的身后对他的自语做出了回答:
“两个可能,要么他的调查快要逼近真相了,有人狗急跳墙了;
要么,他做了某些事,让某些人的杀机怎么也按捺不住。”
沈最一个激灵,赶忙转身:
“局座!”
哪怕他知道毛仁凤现在是正儿八经的局座了,但沈最还是愿意称呼张安平为局座——他更想叫张安平为“区座”,可惜他不够格。
“跟我说一说……这堆炸药是怎么回事?”张安平错愕的看着不远处的一堆炸药。
“是从老王……”沈最的声音顿了顿,又接着说:“是从他车里拿出来的。”
他还不知道王天风是诈死呢。
张安平满脸的震撼,让沈最解释清楚,等沈最说完后,张安平的脸色变得很古怪,也就是俗称的一阵青一阵红,又气又怒又无语的样子。
他用了好一阵才平静下来,随后继续之前的话:“说一说刺杀的过程。”
“局座,您跟我来——”
沈最请张安平跟他走,徒步来到了在封锁范围的板鸭店后,开始了对杀手轨迹的讲述。
“他先是在这里买了板鸭打包带走,又在这里停顿了一阵——原因是有人吵架,他像是在看热闹。”
张安平这个时候打断问:“不会这么巧合吧?”
“是的,经过我们调查,吵架的两人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当然是“人间蒸发”了——两位负责吵架的同志刺杀还没开始就撤向了火车站,现在怕是已经快到上海了。
沈最继续边走边讲述:
“这个公用电话亭的电话铃当时响了,杀手才离开的——我们对维修人员进行了调查,发现确实接到了维修工单,但维修工半路被劫持了,是有人冒充了维修工,目前还没有查到冒充维修工的人。”
这个查不到滴——张安平布局,怎么可能把暴露过的同志留在南京?
“杀手沿这条线一直徒步前进,跟老王的车擦肩而过的刹那,突然间开的枪——当时老王的车速虽然很慢,但八颗子弹却在防弹车窗是只打出了两个弹孔,这依然超出想象。”
张安平皱眉:“八颗子弹,两个弹孔?”
“是的——您看就这两个弹孔。”
沈最将张安平引到了车前,指着驾驶位旁边的弹孔:
“现场找到了五枚钢芯弹头,其中一枚上有血迹,推测应该是先后四枚子弹击穿了玻璃,老王所中的子弹中,应该是有三枚跳弹,穿透力不足留在了他体内,一枚则是贯穿伤,杀手用的手枪应该是针对性选择的,是具备相当高初速的手枪,我怀疑是苏制的TT-33。
另外,我怀疑那三枚子弹中应该有子弹淬毒了,要不然光凭跳弹,不至于让老王殉国——凶手既然不是对每一颗子弹进行了淬毒,这说明他已经在脑海中模拟了刺杀的画面,很……恐怖的一个对手。”
张安平默默不语,心说你想多了。
许久后,他才道:“凶手确实很专业。”
“是啊,很专业——我们模拟过在中近距离上用狙杀的方式来刺杀,哪怕是用穿甲弹,可在杀手只有两次到三次开枪机会的情况下,几乎没可能将成功。近距离刺杀,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张安平心说废话,狙击枪用穿甲弹中近距离是能击穿汽车正面的高强度防弹玻璃,可子弹会因为玻璃的缘故发生偏转,他可没把握连偏转也算计到,后面的三枪机会,则会因为车玻璃布满裂纹的缘故,根本无法看清王天风的位置而全靠运气。
“我们去模拟一下刺杀——我试试能不能做到八枪两个弹孔!”
张安平突然的话让沈最激动起来,众所周知,张安平的拳脚虽然拉垮,但他的枪法了得,有传言称张安平的枪法保密局第一。
要知道别动队的老队员,至今对张安平的称呼是“教官”!
而别动队的队员,可都是张安平一手带出来的。
能有幸见识到张安平的枪法,沈最自然激动。
模拟开始。
在汽车静止的情况下,两米的距离上,行走状态下改为停步骤然射击的张安平,可以做到五次里面四次八枪两个弹孔,而别动队的射击高手,也能做到三次里有一次。
可一旦汽车被推起来,张安平却完全做不到这点。
别动队的射击高手自然更不可能。
结束了模拟后,张安平说:
“如果我一直保持枪感,应该也可以做到这一步。”
他指的是在汽车移动时候做到八枪两个弹孔。
沈最明白张安平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优秀的枪手是需要时时保持枪械的训练的,但现在的张安平因为身处高位的缘故,已经不可能具备这个条件了。
当然,真相是他张安平是个挂壁,每天都能在系统空间中完成射击训练保持枪感。
“就从枪法和身手这两个方向作为突破口——”
张安平森冷的道:“我就不信一个这么优秀的枪手,还具备相当了得的身手的情况下,会一直能泯然众人!”
沈最点头应是,并未对张安平的举动有太多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