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运河(1)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运河(1)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运河(1) (第1/3页)

    元祐三年六月甲申(初九)。

    集英殿的偏殿中,赵煦看向摆在殿中的沙盘。

    这是京东路的沙盘。

    京东诸州,尽在其上。

    山川河流,州县城池,星罗密布。

    在沙盘前,站着一位穿着绯袍的文官。

    此人约莫四十来岁,身形健硕,有着一张国字脸,嘴唇略厚,皮肤稍黑,一看就知道是长期在外奔波的。

    不似那些坐衙的文官,一个个不是大腹便便的胖子,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像此人这般一看就是干练、果决且能干实事的文官,在如今的大宋官场,不是没有,但数量很少。

    高级文官就更少了!

    这大宋朝就是这样的。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下,固然统战了士绅,使王朝得以稳定。

    但也让几乎所有官僚的弊病,暴露无遗。

    其中最严重的弊病就是近亲繁殖,衙内堵路。

    大把大把的衙内,靠着恩荫,占了大量关键位子,堵住了寒门士子的上升通道。

    每年吏部那边改官的选人,十个人里有起码五个是衙内二代关系户。

    就算是剩下的那五个人里,也有的是靠着巴结、逢迎甚至给衙内们当狗才混上来的。

    就这,都还是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后的结果。

    赵煦想到这里,就在心中暗道:“仁庙的仁,还真是……仁呢!”

    “以至于哪怕到了现在,士大夫依然无不怀念!”

    讲老实话,若有可能,其实赵煦也不愿对官僚集团动刀子。

    维持着过去的架子,你好我好大家好,其实也不错。

    了不起,再苦一苦百姓,骂名吕相公、蔡相公、章相公们来担!

    反正,赵官家是清清白白,爱民如子,听到州郡百姓受灾,都吃不下饭的。

    毕竟,他是住在宫里面的。

    州郡的百姓,吃糠咽菜也好,易子而食也罢。

    他都看不到,也共情不了。

    奈何,每当赵煦想躺平的时候,就会想起,他在现代的史书上,看到的靖康耻——百万汴京百姓,被人如牲畜一样,用绳子串着往北方驱赶;帝姬妃嫔,被人轮番凌辱,黄河两岸哭嚎遍野,白骨露于野!

    更会想起,在史书上他和他的父祖的陵寝被金兵挖开。

    棺椁被金兵打开,尸骨被丢的到处都是,被野狗叼着到处跑的那些文字。

    于是,念头再无法通达,也再躺平摆烂不得。

    只能硬着头皮,壮着胆子,小心翼翼的开始一点点的改革。

    带着这些想法,赵煦振作起来。

    “杨卿……”他站起来,走到那沙盘前,说道:“卿的意思,朕知道了……”

    “凿郓州西至临清运河,以通御河……”

    赵煦的手在沙盘上轻点着。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郓州,现代叫东平,临清则在现代聊平西北,御河从中过。

    所谓御河,就是春秋的白沟,隋的永济渠,准确的说,应该是这条古老运河的南段。

    大宋立国后,因此河承担着向河北转运粮草、甲械、兵马的重任,太祖、太宗北伐之时,多赖此河转般粮草、甲械。

    故此,被称为御河。

    但,庆历八年,黄河决口于商胡口,向北涌向大名府,并在大名府下游入海。

    嘉佑五年,刚刚稳定下来的大名府河段,再次发生决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