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19章 大悲

第19章 大悲

    第19章 大悲 (第2/3页)

蔓延到整个美国,奥地利帝国再出兵也不一定能取得足够的战果,更遑论美国人提供的那些好处了。

    “赫尔特先生,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禀告陛下。”

    “那么就静候佳音了。”

    美国公使赫尔特十分激动地说道,因为这可能是美利坚合众国最后的机会了。

    美国陆军与欧洲列强陆军的实力差距要比想象中大得多,整个美国政府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想过温菲尔德·斯卡特会输。

    毕竟那可是六打一的局面,即便不能大胜,也应该能将英军击退,无非是损失多少兵力的问题。

    再不济背靠纽约守上个三五个月总该是没问题才对,结果六万大军一战就被打的溃不成军,纽约市更是直接投降。

    这一战给美国的打击太大了,赫尔特甚至都害怕富兰克林政府会顶不住压力而投降。

    实际上富兰克林·皮尔斯真的考虑过这种选择,不过此时的美国还是有不少杰出人物的杰弗逊·汉密尔顿·戴维斯、亚伯拉罕·林肯、威廉·希尔等人都坚决反对投降。

    富兰克林·皮尔斯也不想真的遗臭万年,虽然前方接连惨败,但此时的美国还有将近两千万人口,再组织起一支大军并不费力。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处理掉那些英国人的眼线,以防美国的军事部署再次被英军获悉。

    温菲尔德·斯科特固然有错,他错把欧洲列强的军队当成塔桑·安纳的精锐看待。

    但美军本来也不该败得如此之惨,盖因大量的带路党和卖国贼将美军的情报送给了英国,以至于英军居然比本土作战的美军先到战场。

    那些率先赶到战场的美军收到了虚假的命令,于是乎他们便提前与英军交战,等到温菲尔德·斯科特的主力到来时已经是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了。

    在一番苦战之后温菲尔德·斯科特不得不选择率领主力撤退,但路上又遇到了赶来的援军,结果一次撤退就变成了一场大溃败。

    实际上此战美军真正在前线战死的人只有六百多,但在撤退中被摔死摔伤、被踩死踩伤的人加在一起却有三千多人。

    而被俘的美军数量居然高达两万,比英军参战人数还要多出近一倍,也难怪威廉·罗登将军会大言不惭地说靠着自己的这不到一万人的部队就能打下白宫,收取北美十三州。

    最终美国政府的决定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拦住英国,许以重利请求列强干涉。

    按照他们的想法,只要列强干涉,战争就还有转圜的余地,哪怕是割让一些土地也要保全美国这颗自由的火种。

    另一方面弗兰茨听了施瓦岑贝格亲王的汇报,他并没有觉得美国人有多大诚意。

    或者说美国人的一些诚意并不重要,就比如所谓的门罗主义,美国人无论承诺与否,它对奥地利帝国来说都形同虚设。

    因为奥地利帝国本身就有不受美国约束的实力,其实也不光是奥地利,其他列强在美洲的土地上活动也十分频繁,但美国人却始终没有做出过实质性的行动。

    唯一一次尝试是在奥地利和西班牙进行交接的时间段,但那也就是一次尝试而已。

    至于美国人说开放投资限制,此时美国人对外国资本的限制真的不多,外国资本不愿意投资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那次地产危机,美国人直接搞了个杀猪盘。

    很多欧洲银行和投资者因此破产,至今很多人还心有余悸。他们还愿意到美国投资就怪了。

    至于允许奥地利帝国建设铁路和持有铁路公司股份,弗兰茨早就已经通过其他渠道做过了。

    租借犹他州,建立美奥联合开发公司则完全是对奥墨联合开发公司的拙劣模仿。

    但加利福尼亚有金矿,犹他州有什么?

    美国人所谓的允许奥地利帝国投资设厂,并且愿意提供政策上的扶持。

    这不是就是吸引外资吗?

    也许这个套路在此时还算新鲜,但在弗兰茨以后世的眼光看来,所谓的优惠完全是对美国一方更有利。

    再加上可能出现的杀猪盘,弗兰茨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警惕来。

    只有那条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