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九十五章 月球土壤里藏着的“生命” (第1/3页)
刘畅盯着温度曲线,实时汇报:“温度回升至12.2℃、12.8℃……14.5℃,预计5分钟后恢复至目标温度15℃。”
“心月狐已同步故障信息至地面工程团队,初步判断为月尘导致的接触点氧化。”指挥中心回应,“重启后若温度稳定,可继续实验;若再次出现异常,立即执行样本转移方案。”
5分钟后,A2组培养箱温度稳定在15℃:“温度恢复正常,波动范围±0.2℃,符合实验要求。”李锐松了口气,对着通讯器补充道,“已安排张明每小时检查一次培养箱运行状态,记录温度、湿度数据,确保无二次故障。”
傍晚21:45,首次检测时间如期而至。刘畅穿上无菌防护服,走进检测区:“吴刚03号开始首次检测,当前无菌室气压高于外界5Pa,符合操作要求。”她将A1组培养皿从培养箱中取出,放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载物台,“A1组样本放入检测位,激光波长设置488nm,荧光强度阈值5000。”
显微镜的屏幕上,无数个绿色的光点闪烁着——那是硅基耐受菌的DNA被荧光标记后的信号:“检测到微生物群落数量约1.2×10CFU /毫升,较初始状态增殖12倍,代谢产物浓度0.3mg/L,符合预期增殖速率。”
张明在终端上记录数据,指尖敲击键盘的声音清晰可闻:“A1组检测数据已记录,同步至地面数据库。A2组样本准备检测。”
当A2组培养皿被放入显微镜时,屏幕上的绿色光点同样密集:“A2组微生物群落数量约8.5×10CFU /毫升,增殖8.5倍,受短期低温影响,增殖速率略低于A1组,但无死亡迹象。”
A3组的检测结果则让众人有些意外——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不仅没有死亡,反而出现了微弱增殖:“A3组微生物群落数量约3.2×10CFU /毫升,增殖3.2倍,说明硅基耐受菌的极端环境适应性超出预期。”
“这个结果太有价值了!”陈玥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心月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