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九十四章 “月球实验室” (第2/3页)
可识别微生物的DNA荧光标记。”
“紫外线消毒完成,超净工作台开始送风。”30分钟后,工作台的指示灯由红转绿。李锐打开恒温箱,取出月壤样本罐,罐壁的凝霜已完全消退:“月壤温度已稳定在25℃,湿度5%,符合稀释条件。”
张明递过无菌生理盐水瓶:“生理盐水浓度0.9%,无菌等级100级,瓶身无破损,有效期剩余6个月。”
李锐将月壤样本倒入无菌离心管,用量筒加入生理盐水,轻轻摇匀:“稀释操作进行中,月壤与生理盐水比例1:10,摇匀时间30秒,无沉淀产生。”他举起离心管,对着灯光观察,液体呈淡灰色,无明显杂质。
“移液枪吸取稀释液0.1毫升,准备接种。”李锐将移液枪的吸头对准培养基中心,缓慢按下推杆,淡灰色的液体在透明的培养基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圆点,“接种完成,培养皿编号A1(地表环境组)、A2(极地环境组)、A3(极端环境组)。”
刘畅立即用封口膜密封培养皿边缘:“密封操作完成,无漏液,培养皿表面无划痕,可放入培养箱。”
张明依次将培养皿放入对应培养箱,关闭箱门时听到轻微的锁合声:“培养箱已关闭,运行参数锁定,自动记录温度、湿度波动,波动范围±0.5℃、±2%。”
“心月狐、林队,月壤微生物接种操作完成,已进入培养阶段。”李锐对着通讯器汇报,“当前时间月球标准时09:45,预计首次检测时间为21:45。”
指挥中心的陈博士团队传来回应:“操作流程规范,参数设置准确。注意观察培养箱的运行状态,若出现异常波动,立即启动应急降温程序,避免微生物样本受损。”
实验间隙,陈玥带着三人参观检测区的核心设备——一台价值千万的“微生物代谢分析仪”:“这台设备能实时检测培养皿中微生物的二氧化碳释放量、酶活性变化,数据精度达ppb级。刘工,你需要每12小时进行一次检测,将数据与地面实验室的地球微生物样本数据进行对比。”
刘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