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九十三章 为人类的太空探索写下新篇章 (第3/3页)
率62次/分,血压125/80mmHg,血氧饱和度98%,无空间适应综合征症状。”
“收到,数据同步至地面医疗中心,各项指标均在最优范围。”指挥中心的回应带着清晨的清朗,“生物实验室已准备就绪,陈博士团队将通过实时通讯指导月壤微生物培养实验,请于30分钟后抵达实验区。”
三人洗漱完毕,换上淡蓝色的实验专用工作服——面料采用透气抗菌的石墨烯复合材质,袖口的弹性束口能有效防止微生物交叉污染。刘畅对着穿衣镜整理衣领,工作服左胸的国旗标识在灯光下格外醒目:“吴刚03号实验装备检查:工作服密封性良好,无菌手套型号贴合,防护面罩透光率99.5%。”
张明拎着便携式数据记录仪,快步跟上李锐的步伐:“吴刚02号已携带实验日志终端,存储容量1TB,数据加密等级A级,可实时同步至科考站数据库与地面中心。”
穿过两道气密门,生物实验室的自动门缓缓滑开。这座占地80平方米的实验室分为操作区、培养区、检测区三个隔间,墙面采用无缝一体化设计,地面铺着防静电抗菌地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气味。驻站生物学家陈玥正站在操作台前调试设备,她面前的超净工作台内,整齐摆放着培养皿、移液枪、月壤样本罐等器材。
“李队、张工、刘工,欢迎来到‘月尘生命’实验室。”陈玥转身时,白大褂的下摆轻轻晃动,“本次实验核心是验证月壤中的‘硅基耐受菌’在模拟地球生态环境下的增殖能力,这种微生物是三个月前‘星尘三号’任务从月海玄武岩中分离发现的,也是人类首次在月球原生环境中找到的疑似自养型微生物。”
李锐走到超净工作台前,目光落在透明的月壤样本罐上——罐内的月壤呈深灰色,颗粒细腻如面粉,其中夹杂着几颗微小的红色结晶体:“陈博士,月壤样本的保存条件是什么?是否需要维持原生环境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