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二百七十八章 送给世界最珍贵的礼物 (第1/3页)
技术部的灯依然亮着,李寒团队正在测试星链的下一代版本——不再需要穿戴设备,而是通过植入式纳米机器人实现脑波互联。白板上写着“文明共生计划“的新目标:将星链技术应用于深海考古和太空探索,让人类的文化记忆随着探测器飞向宇宙。一个年轻的工程师突然叫起来:“快看!非洲那边传来了新的记忆光纹,像是某种古老的星图!“
林薇望着灵湖水面上跳动的光点,忽然明白微传媒真正的使命:不是成为科技巨头,而是打造一条跨越时空的文明星链。当撒哈拉的驼铃声与亚马逊的雨声在数字空间中共鸣,当敦煌的飞天与非洲的图腾在虚拟世界中共舞,技术便有了超越商业的温度——那是人类文明渴望连接的本能,是刻在基因里的星辰大海。
此刻,灵湖的黎明正悄然来临。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了微传媒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面新刻的铭文在晨光中闪烁:“技术是桥,文化是光,连接过去与未来,照亮人类共同的记忆长河。“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无数戴着星链设备的人们,正同时仰望同一片数字星空,感受着文明共振带来的温暖与震撼。这,或许就是微传媒送给世界的,最珍贵的礼物。
凌晨三点的地下实验室里,纳米机器人在培养皿中组成发光的敦煌飞天图案,李寒正用意念操控它们变换阵型。突然,培养皿上方的全息屏爆发出刺目蓝光——非洲传来的古老星图光纹与机器人阵列产生了共振,形成一个旋转的六芒星结构。“这是纳米机器人接收到的宇宙背景辐射频率!“实习生小王的声音带着颤抖,他刚把柏柏尔族老艺人的脑波图谱与星图数据交叉比对,发现两者的频率波动惊人地相似。
林薇赶到时,实验室的三十台全息投影仪正同步播放着全球各地的“星链记忆“。印度老人的亡妻笑声化作金色音波,在虚拟星系中穿梭时,与巴西儿童绘制的亚马逊精灵光纹碰撞出绚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