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4章 死亡原因和时间 (第1/3页)
他将解剖重点转移到颈部,逐层切开颈部皮肤、肌肉和筋膜。当解剖刀划到颈部左侧肌肉时,张凯突然停下动作:“李助理,你看这里——颈部左侧胸锁乳突肌有出血,深层的舌骨大角骨折,甲状软骨上角也有轻微骨折!”
李然凑近一看,只见颈部肌肉组织内有暗红色的出血区域,舌骨大角处有明显的骨折痕迹,甲状软骨上角的骨折虽然细微,但在灯光下清晰可见。“这是典型的机械性窒息死亡特征!舌骨骨折和甲状软骨骨折,通常是扼颈或用绳索勒颈时,外力作用于颈部造成的,属于生前损伤,因为死后骨折不会伴随肌肉出血。”李然激动地说道,这是确定死亡原因的关键证据。
张凯点点头,继续检查颈部组织:“颈部肌肉出血范围较大,舌骨和甲状软骨都有骨折,说明嫌疑人施加的外力较大,且扼颈或勒颈的时间较长,导致死者窒息死亡。另外,颈部没有发现明显的索沟,排除用绳索勒颈的可能,更倾向于徒手扼颈死亡——嫌疑人用双手扼住死者颈部,用力挤压,导致死者缺氧窒息。”
他用镊子夹起颈部的肌肉组织样本,装进证物袋:“提取颈部肌肉组织样本,送去做病理切片检查,确认出血是否为生前形成,进一步左证机械性窒息的死亡原因。”
接下来,张凯开始通过器官腐败程度推断死亡时间。他取出死者的肝脏组织,观察颜色和质地:“肝脏呈现暗褐色,质地柔软,部分组织已液化,符合死后 5-6天的腐败程度;肾脏表面有少量腐败斑点,皮质和髓质界限模糊,也符合死后 5-6天的特征。”
他又检查了死者的眼球和角膜:“角膜完全混浊,无法透视瞳孔,晶状体混浊呈乳白色,这通常出现在死后 4-6天。结合之前胃内容物推断的‘进食后 2-4小时死亡’,以及尸体外观的‘巨人观’特征,综合判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在 5天前的下午或晚上,具体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