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宗室的命运之变 (第2/3页)
康元年,大宋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才约8000万贯!
也就是说,这帮宗室,一年要吞的相当于当年每年朝廷收入的十三分之一!
更令赵桓气氛的是,前不久,他要取消宗室的月粮,以赵栩为代表的皇室,居然集体哭穷。
就抓着这事,赵桓打算发飙了。
但转念一想,好歹是赵家自己的事。
那群人不要脸,他皇帝还是要脸的。
虽然平日里的手段粗暴了一些,脸皮厚了一些,但此事关乎赵氏名声。
总之,大宋以前,可从未暴露出宗室敢如此贪婪的。
赵桓找了半天,好在没有找到赵构的名字,不然以他对赵构的了解,怕是要下杀手了。
徐处仁还在为水泥路的事情忙着,突然接到皇帝的传召,他放下手中的事,立刻离开政事堂,向内宫赶去。
“臣参见陛下。”
徐处仁猜想,皇帝传召自己,应该是议论岳飞的事情,毕竟,秦桧现在天天逼着皇帝办了岳飞。
“徐相公,坐。”
“谢陛下。”
赵桓便将罗淙的那份奏疏递给了徐处仁,后者越看越心惊。
“这……”
“徐相公,有什么好的办法?”
徐处仁心中一凛,身为人臣,最大的忌讳就是参与天家的私事。
自古参与皇室私事的大臣,都不得善终。
但是,此事已经不能严格算是皇室私事了,它严重影响到了民事。
每年200万石的粮食,被动了手脚。
从西南运到江陵府的路上,有水路,有山路,粮食坠崖,或者沉水,是朝廷接受的合理事件。
到江陵府后,有一定的误差,也是合理之中。
但200万贯,这个数字太大了,已经远远超过了朝廷的容忍范围。
看来,从运输粮食的源头,就存在问题,在交州,这事就被人动了手脚。
“陛下,臣以为,从交州到江陵府的所有涉事官员,都应当严格查办!”
“朕不是问你官员们当如何处理,朕是问你,宗室当如何处理。”
徐处仁有些蛋疼,他想着避开宗室的话题,但皇帝已经明说了,叫你来不是问你怎么处理官员的,因涉事的官员,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