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无家可归 (第2/3页)
情。既然将军决定了,大军且先上岸,待我想办法先和陈琳联络。”
两人都是雷厉风行,即刻命令大军弃船上岸,留了一千军看船,其余军马过安阳奔邺城而去。
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建安七子”之一,与孔融齐名。
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陈琳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载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陈琳在汉灵帝时,为国舅、大将军何进的主簿[3]。当时,宦官擅权,何进欲诛宦官,太后坚决反对,何进欲召集地方豪强,引兵来京城咸阳,以此恫吓、劫持太后。陈琳力谏反对。可是,何进不听劝谏,一意孤行,坚持从地方引兵入京胁逼,结果董卓率兵进京,自立为太师,废少帝,立献帝,社会动乱四起,加快了东汉王朝的覆灭。何进也在乱中被杀。[4]
依附袁绍
何进死后,陈琳避难依附于袁绍。[5]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派兵围攻臧洪的盟友张超于雍邱。此时,任袁绍东郡守的臧洪“徒跣号泣、求救于袁绍”,袁多与曹操新和,不予救兵,雍邱被攻破,张超自刎于城上。于是臧洪义愤填膺,与袁绍对抗。袁绍派兵攻打,可“历年不下”,而臧洪以弱兵敌强,抱必死打算,誓守穷城,战斗到底。见此情景,此时也在袁绍帐下效力的陈琳,感到事态严重,连忙写信劝说,臧洪特意回信。[6]
陈琳画像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7]曹操当时正苦于头风,病发在床,因卧读陈琳檄文,竟惊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头风顿愈。
归附曹操
袁绍败后,陈琳归附曹操。曹操让他担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为陈琳和阮瑀所作。[5][8]曹操深爱其才,对于陈琳的作品,有时曹操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丁酉大疫爆发,陈琳染疾逝世。
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颇具现实意义。全篇以对话方式写成,乐府 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