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搅动风云 (第2/3页)
了中国王朝强有力的支持。
狗奴国位于邪马台国的南部,其并未被纳入倭人联合体政权之中,两国间一向冲突不断。为缓和这种局面,卑弥呼并未选择继续使用军事手段,而是转而求助于曹魏。最终,由曹魏政权出面,派遣使者携带着诏书、黄幢、以及檄专程诫谕了狗奴国国王。诏书代表了中国皇帝的最高旨意,檄作为军事文书则带有军事威胁的意味。
实际上,卑弥呼巧妙地利用了曹魏政权在东亚世界中的政治、军事影响力,压制了狗奴国的对抗。正是在与中国王朝频繁的接触过程中,倭国不断成长壮大,逐渐由一个松散的联合体政权向着统一国家演进。
邪马台国,虽然历代也以男人为王,但是在连续六七十年的战乱之后,他们拥立了卑弥呼担任女王。卑弥呼擅长用鬼神之事迷惑百姓,年纪虽然很大却没有结婚,只有弟弟辅佐朝政。卑弥呼为王以来,从来没有外人能够见到她的面,只有千名仕女以及一名送伙食的男人出入宫闱。
公元二三八年,卑弥呼派遣使者难升米朝见魏帝曹睿。魏帝赐予卑弥呼以刻有“亲魏倭王”的紫绶金印一枚,包括铜镜百枚在内的礼物若干。邪马台国与另一个由男王统治的狗奴国向来不和,她特地再次派遣使者来到魏国求助。魏帝派出使者表示支持邪马台国,但是狗奴国对魏帝的檄文却似乎并不在意。在长期的战争中,卑弥呼去世了。邪马台国拥立了一名男性为王,但是国中却引起大乱,只好再度拥立卑弥呼一族的女性“台与”为女王,这才平息了内乱。
公元三二六年,台与再度派遣使者来到中国。此时三国时代已经结束,晋朝占据了主导地位。再往后,邪马台国就从中国的史书中失去了踪影。
邪马台国的所在地位于后世的九州岛,据《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倭国或邪马台国在日本列岛的九州岛的东北部。邪马台是Yamato(日语大和)的音译。
邪马台国官吏从中央到地方分七级。中央一级官员由大倭、大率、大夫组成。大倭管理市场,大率是巡视地方的监察官,大夫是刺史。
邪马台国政府收入由下户交上的粮食组成,经济以水田农业与手工业组成。对外,卑弥呼遣使曹魏,受封为亲魏倭王,对内专心对抗狗奴国。而那些不接受邪马台统治的小国,则与吴国亲近。
早期的邪马台国以男子为王,由于发生内乱,乃共立女子为王,名为卑弥呼,以邪马台之地为都,有弟帮助治理国家。此时的邪马台国实际是三十余个倭人国家的盟主,卑弥呼女王国对其他诸国有相对统治权。
卑弥呼曾在伊都国家设立一大率之官以检察诸国,并在大倭的监理之下向他国收租赋。卑弥呼死后(约248年),又立男王,但因国中不服而复立卑弥呼之女壹与为王,内乱始定。
此时已由中国传入水稻栽种和使用铁器,居民种植禾稻、苎麻,养蚕栽桑,缉麻线,制丝锦、缣绢。武器用木弓铁镞。在交换上已经是“国国有市”。社会已有大人、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