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300章 (第2/3页)
曹操有哪些不同?或者说在袁绍具有绝对性压倒力量的官渡之战中(70万对7万),他是不是真的“必败”?袁绍真的不如曹操吗?
史学家吕思勉曾说过一句公道话,他说“论才具,在当时群雄中袁绍是首屈一指的”。
建安四年,袁绍打败了强大的公孙瓒,从此拥有了战略位置上重要的四州——青州、冀州、幽州、并州,这也体现出他过人的实力。
袁绍在得人心上比曹操强,曹操是收买人心,其实骂曹操的一直很多,曹操早就被骂得里外不是人,而骂袁绍的其实并不多,如果袁绍不失败,估计都没人骂他——因为确实完美,无论长相“仪表堂堂”,还是才华“颇通古玩字画“,还是为人处世,都挑不出毛病。
唯一能挑出来的就是”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用李鸿章的话说:“我难道还任人唯疏不成?”袁绍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用人唯亲是因为有人可用。曹操的出身和家世,他有什么现成的亲戚可用,恐怕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吧?所以他用人不分近远,只要有一技之长即可,他刚创业的时候恐怕麾下都是鸡鸣狗盗之辈,拿不上台面,但又确实很聪明、很会钻营那些奇能异士。
当时的社会如此注重门阀制度,人性都是高攀的,有才能的人也是一样,世家子弟当然去袁绍麾下效力,那些寒门子弟,因为被世家子弟排挤,抱着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想法投奔曹操。
曹操用人不疑?那是没办法,曹操生性多疑,不比袁绍差。
对袁绍的诟病还有一条——“多谋少决,失在后事”,曹操则“策得辄行,应变无穷”。
袁绍优柔寡断,这是他性格弱点,有人说是因为袁绍格局小,曹操格局大。
野心从来就是富一代的特质,富N代则不需要野心,前者要创业,创业的目的的将不属于他的东西据为己有,当然要有格局、有野心;后者天下本来就是他的,更是他背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