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第3/3页)
个人观点认为,《三国志吴书孙贲传》中的这种记载应该就是发生在阳城争夺战期间,是属于阳城争夺战的附属战役。是袁术为突破解脱阳城战场上的困局而做出的战略调整。用一个典故来形容的话可以称之为“围魏救赵”。
袁术采用围魏救赵的方法来解决阳城战场的危机,周昂自然也要给出相应的对策。从《三国志吴书孙贲传》中的这段记载来看,周昂应该是退回到了九江郡。也就是是说,周昂在击败孙坚之后,知道了或者是预感到了袁术会攻打自己的后方九江郡,于是就亲自率兵撤回到了九江郡进行防御。而阳城则应该交给了其他的人进行驻守。这个驻守阳城的人选,个人认为应该是周昂的三弟弟、周氏三兄弟中的老三周喁。
周喁,字仁明,他在正史中没有过任何的记载。但是在《会稽典录》和《吴录》中却认为,他是阳城争夺战中与孙坚直接交战的人物,而并不是周昂或者周昕。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发生,我在《“会稽豪族”周昕篇》中曾经做过系统的考证。主要是因为阳城争夺战中孙坚一直处在失败的下风,属于被周昂“狂虐”的状态,也是孙坚一生中最大的污点。所以吴国人在其主流思想上不愿意承认这一事实,于是就将阳城争夺战中孙坚的作战对手改成了最终被孙坚打败的周喁。
据《会稽典略》记载,曹操刚刚起兵的时候曾经派人去请周喁,周喁就收合了两千多的兵马追随曹操,被曹操任用为军师。个人感觉,这件事应该是发生在曹操去扬州募兵的时候。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在荥阳汴水之战被徐荣打败之后,失去了大部分兵力。于是就在这之后与夏侯惇一起前往扬州募兵。当时担任扬州刺史的陈温和周喁的大哥、丹杨太守周昕共计资助了曹操四千多兵马,这其中就应该含有周喁的两千多兵马。虽然后来曹操遭遇了这些扬州兵马的兵变,只剩下了五百多人,但是周喁应该是一直跟随曹操去了河内郡,并最终被袁绍所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