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 > 第278章

第278章

    第278章 (第1/3页)

    《后汉书·公孙瓒传》中说: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乃画作瓒形,驰骑射之,中者咸称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由此可见,公孙瓒之所以能够常年与凶悍的游牧民族进行激战而且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拥有一支机动能力较强的骑兵部队。公孙瓒早期在中原地区的迅速崛起,和中原地区士兵不擅长与骑兵作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当公孙瓒把发展的重点转向中原地区时,势力发展极其迅速,靠的也是以骑兵作为军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结构所致。

    汉末的幽州,作为帝国东北边陲而长期为本地土族势力所把持。尤其颠覆性在黄巾之乱结束后,失去控制的地方势力开始彼此攻伐与兼并。这片土地也就瞬间陷入到四面楚歌的困局。除北方边界的游牧势力骚扰,还有不断从南方涌来的强藩袁绍。但内部社会的割裂,却让他们根本不能形成牢固的阵线。

    结束于公元199年的易京之战,就是这个历史进程的重要节点。虽然作为主角与失败者,公孙瓒本身具有相当的特殊性。但他的败亡就是当地政治生态恶劣的写照,更是所有汉末群雄所无法回避的难题。

    界桥之战的败局让公孙瓒的实力严重受损在界桥之战溃败后,公孙瓒继续同南方的袁绍打得有来有回。尽管战争是互有胜负,但袁绍势力的地缘和资源优势,足以确保他们稳步向前推进。

    在这一过程中,公孙瓒没能将幽州的丰厚军事潜力发挥出来。南下争夺冀州过程中的失败,引来袁绍方面的步步紧逼。后者不仅希望拿下幽州,也准备将势力范围扩展到燕代两地,完成对游牧经济边区的控制。作为战略辅助,袁绍还不断地蚕食有大量黄巾军残部的青州,进一步封堵公孙瓒向南往齐鲁的通道。结果,幽州空有军事潜力,却无法获得足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