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 > 第272章 原由

第272章 原由

    第272章 原由 (第2/3页)

生气,他率先离开了酸枣,先是到扬州募兵,之后到了黄河以北的河内郡,暂时依附于袁绍。曹操认为“军合力不齐”是关东联军失败的原因,这当然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关东联军的失败还有其他原因。

    首先,一些重量级的地方实力派人物没有一同参与会盟,削弱了联军应有的影响力。当时洛阳以外还有不少实力派,如徐州的陶谦,幽州的刘虞和公孙瓒,辽西的公孙度,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焉,他们手握重兵,占据的地盘都很大,他们如果一块参加会盟,董卓恐怕连放手一拼的信心都没有了,没准会乖乖退回凉州去。

    但陶谦等人并没有参加会盟,他们虽然没有公开反对关东联军,但他们仍然尊崇洛阳的天子,表明他们也不反对董卓。他们的态度之所以与袁绍等人不同,是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实力,是既得利益者,对他们来说保住已得到的利益比冒险更明智。这些地方实力派抱着中立的态度,对关东联军缺乏实质上的支持。

    其次,参加会盟的这些人大都是新赴任的地方官,没有什么根基,实力有限。韩馥等人上任普遍不到一年,虽然有朝廷正式颁发的委任状,但在世家大族左右地方政局的汉末时期,他们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还十分有限。他们会盟时也都带来了不少人马,但大多数是冲着浩大的反董声势刚刚加入的新兵,缺乏必要的组织训练,战斗力不强。

    曹操虽然勇气可嘉,但因为没有看到这一点,贸然出击,结果一战而溃,说明联军还不具备与强悍的凉州军正面交锋的实力,应该抓紧训练,提高队伍的战斗力,之后再与凉州军决战。另外,关东联军的后勤保障也是问题,这么多人聚集在一块,需要源源不断地提供军粮,但袁绍、王匡、张邈等人在地方上实力有限,没有积累,加上转眼到了青黄不接的春季,军粮供应不上,粮食吃完便一哄而散了。

    第三,董卓挑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