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 > 第267章 原由

第267章 原由

    第267章 原由 (第3/3页)

担任幽州牧,实际上可能是对公孙瓒的一种不信任,这导致公孙瓒的不满,两个人关系不和,只有拔掉刘虞,才能彻底掌控北方。

    当时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越追随袁术,袁术派公孙越与孙坚攻打袁绍部下周昂,结果被流矢射中而亡,公孙瓒因此与袁绍结怨。

    袁绍为了稳住公孙瓒,将渤海郡太守的位置给了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范,然而公孙范不久背叛袁绍,协助公孙瓒,在北方大破黄巾军,相继夺得北方三州的地盘,公孙瓒先后任命自己的部下严纲为冀州牧,田楷为青州牧,单经为兖州牧,此后,又攻灭了刘虞,夺得幽州之地。

    公孙瓒在挟持了汉献帝派遣的使者段训后,获得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

    当时天下一共13州,公孙瓒夺得的这四州,几乎囊括现在的辽宁、河北、山东以及河南北部,实力之前,无可匹敌。

    那么,为何公孙瓒最后还会失败呢?

    主要原因就是公孙瓒遇到了平生最大的劲敌袁绍,从公元192年开始,袁绍与公孙瓒就多次发生军事冲突,双方互有胜败,但是袁绍在冀州站稳脚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由于公孙瓒杀了刘虞后,袁绍采取了拉拢刘虞儿子的方式,又联络周边的游牧民族,联合攻击公孙瓒,逐渐将公孙瓒的外围势力打掉。

    然而就在天下争霸的关键阶段,公孙瓒竟然在易县修筑了一个很大的防御工事,堪称中国冷兵器时代,最大规模的壕堑战,以易县为中心,挖了十道壕沟,又在壕沟里面筑高坡,每个高坡上又盖上高楼,公孙瓒住在里面,屯了很多的粮食。

    其实,东汉末年有这种奇葩想法的人真不少,董卓就曾修建了军事城堡,对外宣称无法攻破。

    公孙瓒明显是秉承了这种思想,对此他表示“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兵法百楼不攻。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