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多事之秋 (第2/3页)
那座山,梁也还是那个梁;篱笆墙的影子虽然还是那么长,而刘备却再也不是从前那个织席贩履的懵懂少年了。
刘备有没有学到什么儒宗秘籍并不重要,见到儿子无恙归来的母亲开心不已。只是儿子返家后只字不提织席贩履的话题,见到儿子无意将草鞋当成人生事业来经营,刘母也明智地选择了缄默。
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刘母明白儿子长大了,不能再把他当成孩子看待了。只是这堂堂七尺男儿每天宅在家中,也不是个事儿。见儿子经常坐在院中的大树下长吁短叹,刘母看在眼中、痛在心中,也替儿子揪心不已。
担心儿子在家憋坏身体的刘母,劝刘备出去四下走走。没有几天,刘母就惊奇地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人尊敬过。
这完全是托了儿子的福——几乎涿县城中的所有不良少年蚁聚蜂拥到了儿子身边,刘备将自己在缑氏山求学时期,公孙瓒挥金如土斗鸡走狗的奢靡生活加油添醋的说给发小们,而且张冠李戴的将公孙瓒许多事迹说成自己的壮举。刘备此举,不外乎是一种虚荣心使然。
虚荣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刘备的精彩人生从虚荣开始!
这些从来没有走出过桑楼村的青年乡民听得如痴如醉,更对刘备另眼相看。随着众口諠腾,刘备的事迹在涿县上下风传。出现了“年少争附之”的盛况!他的话让大家觉得这人深不可测,愈发对他尊崇。
就在迷茫与徘徊令他焦虑万分时候,另外一个消息更让他沮丧,大师哥公孙瓒出事了。
公孙瓒的上司刘基被朝廷下旨发配日南。日南地属今越南,东汉末年的日南属于兔子不拉屎的瘴疠之地距洛阳一万三千四百里)。刘太守此一去极是凶险,公孙瓒决定追随刘太守到天涯海角。为了方便照顾刘太守,他干脆扮作驾车的奴仆。临行前,公孙瓒带了祭物前往北邙山遥祭先人坟冢。
摆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