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 > 第257章 讨伐董卓的日程

第257章 讨伐董卓的日程

    第257章 讨伐董卓的日程 (第3/3页)

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参点,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最大的也是屈指可数的以宗教形式为核心思想的起义

    他们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就明确的表明了这样的观点。给起义者灌输一种我们是正统,现在的统治者已经得不到天子的恩赐,我们才应该是天子的思想。张角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之好。

    黄巾起义之后,天下分为十八路诸侯分割,最后由于董卓的暴政,诸侯由袁绍的组织下形成联盟共同讨伐董卓,最终形成了三国的局势。可以说没有黄巾之乱就没有三国的局势,或许就会变成战国时期七国纷争的场面了。

    《三国演义》一开篇就有一段相当精彩的论述。说的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也就是说,造成天下大乱的直接责任人是汉桓帝和汉灵帝这两个人,因为他们“亲小人,远贤臣”,崇信宦官,而禁锢贤臣。

    你看,“皇帝昏庸”“宦官专权”,这是过去对天下大乱原因的习惯性理解。这当然没有错,但这种习惯性的理解,并不能解释当时所有的现象。

    比如董卓,他虽然是大将军,可是引起了十几个地方军阀对他联合讨伐,董卓也成了造成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最直接的罪魁祸首。在这个过程中,无论董卓本人,还是讨伐董卓的人,他们本质上都是军阀,手里是有兵权的。

    但问题是,依照古代的政治制度,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没有军事调度权。这一权力只能由中央掌控,然后再在特殊时期临时授予。“虎符”,就是临时授予调度权。虎符分成两半,一半在官员或将领手中,一半在中央。只有两个拼起来,才能调度军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