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序幕 (第2/3页)
,一个是何进,一个是董卓。宦官并不在这个序列中。
何进想清除宦官势力,最后反被宦官所清除,但何进引来凉州人董卓,三国时期的大幕才正式拉开。董卓也是三国初年的一个“狠人”,董卓迅速清除了十常侍,而且掌握了朝廷大权。此时无论汉少帝还是董卓的更换的汉献帝,都无法左右董卓,董卓的权力比霍光还要大。那为什么董卓不选择当皇帝呢?
公元189年,何进诛杀宦官未成,反被宦官所杀。但之前何进已经密诏董卓进京。何进死后,他的部将吴匡等人联合董卓的弟弟董旻开时反击,后来董卓从宦官手里迎回汉少帝,从此董卓掌握东汉大权,他的地位比后来的曹操还要大。
但董卓掌握东汉大权后,并没有及时巩固自己的权力,拉拢一些人,而是大开杀戒,对一些不听话的大臣动了杀心。而且董卓还主持废掉汉少帝,立汉献帝。这一举措也引起一些大臣和诸侯的不满。
董卓大权在握,还没等稳定权力,各地就掀起轰轰烈烈的讨伐董卓之战。董卓虽然来自凉州,但他在凉州并没有什么势力,即使后来掌握大权后,其实力也不强。面对全国“反董”大军,董卓只靠一个吕布显然不行。
不仅全国有反董的势力,就连朝廷内也有反董行动。王允就是其中一个,王允成功之处就是联合董卓养子吕布,成功清除董卓。192年,董卓去皇宫参加皇帝的庆功会,吕布是护卫,当董卓车队到北掖门时,李肃等人突然用长戟刺向董卓,把董卓挑出车外。董卓让吕布保护,但吕布却拿出诏书:“有诏讨贼臣!”吕布背叛了董卓,并杀了董卓。
从董卓掌权到被杀不到三年时间,可以董卓立足不稳,无论其身边人,还是朝中大臣,以及外部势力,董卓都没来得及臣服他们。因此董卓即使有当皇帝的心,两年多的时间太紧,他地位还未巩固,不可能去当皇帝,当了也白当,也会被全国讨伐。
董卓掌权后并不想大臣,他的目的就是当皇帝,但董卓根基浅,还没有时间稳定局面时,就被吕布所杀。其实即使董卓想当皇帝,从全国的来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