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 > 第237章 沮授归来

第237章 沮授归来

    第237章 沮授归来 (第3/3页)

君臣之间谋划天下、规划发展的蓝图,这种蓝图一般被称为“对”或者“策”。其中最为著名的“对”“策”当属诸葛亮之于刘备的“隆中对”,又因其曾经几度被选入中学的语文教科书,而变得家喻户晓。

    实际上,除了“隆中对”之外,在汉末三国的时代背景下还产生过许许多多不太被大家所熟识的“对”“策”,这些“对”“策”虽然因其谋划者的历史性失败,而使得后世失去了对他们的关注与追捧。但是,这些“对”“策”所记载和传递出的信息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与研究价值。

    在这其中,沮授之于袁绍的“邺中对”,正是这样一篇不容被忽视值得研究的经典“对”“策”。

    在历史上,袁绍利用不太光彩的,巧取豪夺的手段,坐上了冀州牧的位置。虽然他的手段并不光彩,但却改变不了他作为冀州牧的事实。更何况对于冀州的各方势力来说,由谁来当领导并不重要,只要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那都是无伤大雅的事情。

    所以一时间,袁绍应该还是得到过很高的支持率的。也应该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生了“邺中对”的历史事件。

    在《三国志袁绍传》中,沮授一出现就已经被冠以了袁绍“从事”的地位。但是在《后汉书袁绍传》中,则是有一个袁绍向沮授请教战略方针的过程。这种记载应该更加符合历史实际情况。

    据《后汉书袁绍传》记载,袁绍得到冀州牧位置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引沮授为别驾”。这说明袁绍对沮授是有过特别关注的,他们应该是在这之前就有过接触,并互相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或者沮授已经有了很高的名士声誉,让袁绍尤为的看重,这也符合袁绍的性格。所以袁绍对沮授说话的时候非常的客气,并把沮授置在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上。

    袁绍对沮授说道:“今贼臣作乱,朝廷迁移。吾历世受宠,志竭力命,兴复汉室。然齐桓非夷吾不能成霸,句践非范蠡无以存国。今欲与卿戮力同心,共安社稷,将何以匡济之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